•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张君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3期
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摘要:当今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单一等现象屡见不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知识教学工具,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对于图解类知识往往比对文字类知识更有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小学阶段刚刚开始接触英语,所以英语阅读给大部分学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为了攻克学习难题,教师引入思维导图模式,其将文本信息构建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辅助学生理解题目以及课文内容。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英语阅读是由大量英语词汇排列组合构成,所以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而思维导图的出现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课文内容建构框架,摸清阅读文章的情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情节的跌宕起伏,同时把握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心,使学生在求知中感知快乐,领悟知识的魅力。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并探究相关应用方法。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成效显着

1.建构阅读框架,有助于清晰呈现英语知识

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通过建构知识框架,将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的展现出来。对于英语阅读来说,把握要点、抓住细节是阅读成功的关键。而思维导图可以一针见血的找到文章的整体走向,起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作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将主干知识突显,利用其他知识辅助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应当注意的,把所要传授的英语阅读内容在思维导图中放大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有效知识,节省了学生阅读时间,还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思维导图是一个能够实现师生共赢的新型教学工具,可以建立和谐友好型课堂。

2.增强学生英语记忆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英语学科加重了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困扰,比如,知识复杂繁琐,记忆中麻烦重重等。此时,就能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优势,将思维导图灵活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学科特点,将一些动物、植物等意象引入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后,才能熟能生巧。借助思维导图,加强英语方面的学习,为以后中学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高效发展,为学生英语学习指明方向。

3.新型教学工具,有利于优化教学工作发展

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充分提炼阅读主干知识,让英语阅读枯燥乏味的文章变得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得力的助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打开学生心扉,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与联系,在不断摸索学习中,可以辅助教师总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给教师指明教学方向,同时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辅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学生面前树立正确的引导者形象,树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威信。

二、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现状分析

1.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本身就不具备教学优势,再加上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影响较深,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教学安排过于死板无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2.英语阅读课堂缺乏现实意义

英语文本的阅读其实和语文文本的阅读具有相似性,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进而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情感。但由于很多英语教学者只注重英语词汇的教学,不注重丰富英语阅读的延伸性的教学,导致学生能够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内容,导致教学课堂失去现实意义,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完全停留于课本知识层面,学生很难对英语学科产生共鸣,不利于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发展。

三、思维导图实际运用措施

1.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阅读问题

利用思维导图的立体化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一个良好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授课步伐,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把握课堂的关键内容,抓住课堂知识细节。例如,通过思维导图的框架建构功能,结合所讲述的英语阅读内容,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链条,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可以将学生带到阅读文章之中,使其身临其境的考虑故事发展。也可以请几位同学进行文章内容再现,让班级整体感受,带动课堂氛围,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同时关注到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让他们充分融入课堂活动,达到班级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

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安排恰当的教学情境,利用贴合学生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文本,教师要提前准备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展开探究阅读活动,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学生能够高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切实领悟重点学习内容。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细化思维导图,以此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2.思维导图简易化、生动化

如果单从思维导图定义入手,对小学生来说,也是晦涩难懂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要充分考虑到该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生动有趣的方法来科学投入思维导图。例如,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图片设计、故事讲述来辅助学生理解概括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相比较传统的单纯教师表述文章内容来说,思维导图的融入将文章情节用图片或者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最大程度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进而达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做题准确度,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教学目标。

3.利用微课教学,提升思维导图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许多高效的现代教学技术出现,如微课教学法。微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与思维导图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的展示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有效的微课视频,通过动态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阅读内容的英语重点知识内容。

4.利用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素质教学理念已经不再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而是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定自主探究阅读课堂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尽量要选择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让学生跟随思维导图,完成对文章层次的梳理。

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非常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情况,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语阅读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教师要深入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立体知识体系,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切实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浅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105-106.

[2]苏丽亭.借“图”发挥,深度阅读——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1(29):187-1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