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全民健身和社会需求背景下的高校网球运动专项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提高了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正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一些活动的基础。在国家的带领下,人民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中。网球作为一项历史悠久、最为时尚的运动已成为社会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为不断深入高效网球教育改革,加强对网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对网球运动的意义、培养路径等进行探索。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需求;高校网球运动;人才培养
全民健身就是不分年龄阶段,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到运动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为有效掌控身体提升其协调性和耐力,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普遍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参与到运动中,然而高校中的学生需要外界的引导且更加适合普遍运动,因此高校学生成为了实施对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逐渐提升,除了专业理论更加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国家的召唤下,人们不断响应全民健身,促进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社会的发展使体育活动的形成及内容不断丰富,为体育健身提供更加优质的条件。高等教育源于欧美国家,我国引进后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等教育专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球运动的意义
1.1网球运动是目前最时尚的运动之一
对于我国社会来说,网球运动是一项现代化的高雅运动。网球运动也是目前较为时尚的运动之一,更加容易被各大高校的学生、白领阶层、机关人员等接受,符合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进行网球运动给人一种健康阳光、温文尔雅的感觉,是一项极具绅士气息的运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加强了健康意识,对运动的形式、种类等具有一定的挑剔性,网球作为一项时尚的运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1.2网球运动有利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网球运动一方面能够促进人们身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不同的文化形式体现了人们不同的追求目标,同样也是价值取向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参与网球运动了解其中的运动技能、礼仪、规则等文化,增强对网球文化中行为准则、健康思想、道德规范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此外人们通过网球运动还能拓宽交友圈,提高自身品味。
1.3增强身体素质,强身健体
人们参与运动的目的就是增强自身体质,网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网球运动比较适合室外运动也是一项有氧运动,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多数的成年人和高校学生都忙于工作和学习,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为了促进人们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就需要增加一些室外运动,因此网球运动是适宜人们室外活动的运动项目之一。
1.4网球文化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
大部分的业余活动都是在没有裁判的情况进行的信任制比赛,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对运动员诚实守信的品质要求较高。因为比赛需要遵守规则、信守承诺,所以在网球比赛中能够体现运动员诚信的品质。因此人们参与网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其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2网球运动专项人才培养路径
2.1形成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思想
各大高校网球教育改革的驱动力是与时俱进、摆脱过时的网球教育观念,具有勇于创新、大胆开放的精神。我国网球教育属于体育教育的重要分支一样, 正如网球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一样,网球教育的进步和演变和体育事业的进步和演变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在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得到了提升[1]。使得体育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体育教育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往单一向人们推广体育教育逐渐发展为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身体素质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在网球运动被引入我国后,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专业和课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喜爱。但是,网球主干课程无论从其最初的目标还是学生群体来看,都超过了这个范围。因此,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于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2.2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协调
为推动高校网球专项教育的改革,在培养目标上必须要特色鲜明还需要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网球专项人才是网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动力,并不是培养会打网球的学生。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的体育高校专业训练培养进行研究,发现位于吉林某高校的体育专业运动训练,将人文培养以及精良技术作为该校的主导思想,重点培养具有专业运动素养、现代化教育理念、专业运动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体育科研、体育教学、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如今各高校的教育目标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素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该教育目标这也符合社会的需要。在研究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教育机构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渐出现趋同化[2]。网球教学法和其他重要的学科一样,是高校里最重要的一门教育学科。竞技是运动训练的首要原则,所以在各高校专项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尤其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同样不能忽视掉运动竞技的原则。人才培养方向受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影响,提升社会对网球专项人才的认可度,以大大拓宽各毕业生和各高校的生存空间。
3结语
人们参与网球运动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推动高校网球教育改革中还缺乏专业的网球教练、网球裁判、网球竞赛组织、网球教育工作者等,也凸显了我国高校网球教育事业中的不足。所以各大高校网球专项人才的教育还需要不断深入专项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梁浩波. 我国职业网球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20):2.
[2] 李明阳, 陈禹, 宋时佳. 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网球人才培养的探讨——以黑龙江为例[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23):2.
作者简介:夏广毓(2001-),男,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2019级02班学生,网球专业;卢丹旭(1985-),河南商丘人,讲师,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课题:永州市2019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9-yjkj-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