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对当前形式下新疆各地区文化馆站存在利弊关系的思考与改革建议的探索
目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乃至各个领域发展迅速,人民对于物质追求已趋于稳定,反而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也是层出不穷,发展迅速。然而,位于祖国边陲的新疆,这里的经济文化艺术仍是上个世纪的发展状态,发展缓慢且落后,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寻求与渴望。下面我就个人体会与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目前新疆各地区文化馆站存在的问题如下:
1、 地方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文化基层单位重视度不够,师资短缺现象严重。
新疆各地区基层文化馆站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组建力度不足,各地区文化馆站专业教师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师资所覆盖的艺术培训门类严重不全,根本无法实现全方位全学科的培训教学。
2、 各地基层接收单位主管对于地区文化馆下沉基层专业教师的职责错误定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普遍的专业师资流失现象。
由于基层接收单位领导的错误认识和对于文化艺术专业的忽视,导致文化馆下沉社区的专业教师被闲置浪费,致使其人员的专训任务不但无法完成,反而导致文艺业务干部因基层琐碎事务导致一至两年的专业无法正常练功,故而导致个人业务的荒废,比如说是声乐老师和舞蹈老师,一两年的专业荒废而至声音变化和体型发福,待返回原工作岗位时亦不能胜任原先的教学岗位,只有改换岗位脱离专业教师的队伍。诸如这样的案例在市、区、县各类文化馆站常态化发生,从而使得地区文化馆本就不足的专业技术骨干流失现象日趋严重,更进一步加剧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受训的愿望与文化辅导资源有限二者的矛盾进程。
3、 国家政策实施过程中被逐层加码乃中途流产,人民群众无法享受到国家发放的“有求必应”的免费资源。
国家颁布的“文化润疆政策是惠民政策,固然是好的,可是落到市级乃至县级各文化馆站时,很多基层文化馆站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制约,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致使政策大打折扣,将人民群众拒之门外而无法享受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比如说2020年,一年365天,真正实现供百姓娱乐、休闲、学习、交流的文化艺术场所开放的天数不足70%。
4、 各地、区县的文化馆站场地和教学设施陈旧严重滞后,无法适应教学需求,致使培训覆盖面以及成效降低。
各地、区县的文化馆站场地和教学设施陈旧严重滞后,大都停留在是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的水平,苦于单位财政窘迫无法适应现在教学需求,导致受训人员的覆盖面大大减少,教学成效大幅度降低,百姓享用的免费文化艺术场所率大幅度降低。
(二) 、根据现有条件下开展文化馆站工作,可以进行的改革,思考如下:
1、 针对文化馆站内部专业教师毕业多年信息化知识结构老旧,落后于时代发展,急需开展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工作。
各基层文化馆站需加强45岁以下青年教师队伍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培训与学习力度,使专业教师的制作教学视频、开展网络教学实操技能切实得到提高与改观,从而更好的为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 文化馆教师下沉社区或支援地方开展的业务工作应该进一步明确,守住专业从业者的基本功。
下基层锻炼本是一件惠民之举,为的是将优秀的教师资源下沉基层培养提升基层文化骨干的业务能力,但是在执行时却被安排社区杂事,致使因专业不练兵的业务丢弃和荒废,实属可惜至极,这也导致文化馆年轻有志的专业人才的大量辞职。
3、 各地区文化馆内部存在风不清气不正现象,需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强化制度加强文化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避免人力消耗。
各市、区县文化馆内部存在干部职责不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对于业务干部欠缺细化管理,导致工作滞后滋生懒惰风气,从而导致彼此猜忌倾轧的个人主义滋生,文化团队协作意识不足。
4、 各地区文化馆站存在经营方式的之后,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协作力度仍需加强,优化运营机构。
针对财政窘迫的文化馆站,可以调动和利用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度,在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宣传的同时,扩大文化艺术辐射面,紧扣时代脉搏,开展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主题性活动,从而更好的为文化馆的“金牌“打造创造机遇。
综其所述,文化馆的改革与建设,是关乎文化艺术普及大众程度考量的关键性环节,中共中央提出的“文化润疆”是否能真正实施落实也是在此体现。故而,作为文化馆的一名专业教师,切身感受而身先士卒力推改革也是迫在眉睫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