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表情包的语言内涵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作为传统网络表情符号的变体,网络表情包仿佛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新的信息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表征。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两个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表情包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表情包文化 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网络表情包是一种新时代下的语言变体。网络表情包从语言基本概念的角度来说没有语音物质外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语言。但网络表情包生成与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语言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图文相结合的网络交际手段。本文将从语言学视角对现流行的表情包进行分析。
一、社会语言学视角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表情包是信息时代的语言变体,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时期的语言不仅反映了语言自身的特点也侧面体现出社会的发展特点。
表情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行业、文化程度、阶层等)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语言。 以表情包为衡量标准,根据不同群体使用网络表情包的差异特征,现代社会的文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分层。另外,表情包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特定文化群体中,表情包也有着不言而喻的独特意义。
表情包是一种年龄方言。由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局限性,网络表情包的使用者大多为一些青年人以及中年人,老年人则很少使用。然而不同年龄阶段所使用的网络表情包同样也是风格迥异。这些表情包有着鲜艳的颜色,图案由鲜花、太阳等元素构成,与图片相匹配的文字多为鼓励性的心灵鸡汤,这样的表情包大多为中年及中老年的女性群体在使用,反映出中老年人的审美文化特点;相反,年龄较小的人使用的网络表情包多以网络游戏、卡通动漫人物,萌宠萌娃以及影视剧图片等等为主,与之匹配的文字多为新兴的网络流行语,中年人等其他群体对于年轻人的表情包则有些难以理解,这与年轻人紧跟网络新潮息息相关。
网络表情包是一种网络文化圈方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运用网络完成很多事情,不仅可以进行丰富的娱乐活动,还可以完成工作、学习任务。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可以划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网络社区,不同的网络社区内部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构成一个个不同的网络文化圈,比如追星文化圈,游戏文化圈,学术文化圈等等。一个文化圈内创造的网络表情包,不仅承担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而且承载着圈子文化的身份认同功能,在同一文化圈的人使用网络表情包进行交流是毫无障碍的,这也是圈内人无需言明的“默契”,而圈与圈之间的网络表情包交流可能无法理解。
语言具有社会性,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网络表情包体现出碎片化、结构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与后现代社会特征在某种程度上相照应,这也体现出网络表情包这种特殊语言的社会性。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看,网络表情包是对数字通信去语境化的一种拯救,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多样的语用功能。表情包对数字通讯环境下的文字表达来说是一种拯救,它提供了语境信息,帮助网络交际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意思。但是,人们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网络表情包进行交流,无法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身势体语等,这样的远程沟通比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更容易产生误解。
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的一种方式,构成语言的认知基础。 这一思维方式是说话者与受话者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分为始源域和目标域,隐喻的实质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表达说话者情感和信息的符号,表达的信息取决于说话者和听话者,当说话双方依据共有的已知信息,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中找到共同点,就网络表情包所表达的意义达成共识,从而完成一个会话。
以“我柠檬了”的表情包为例,由“一个脑袋是柠檬的小人”的图片和文字“我柠檬了”构成。在日常生活中,柠檬是一个普通的水果,突出的特征就是味道很酸,这是一般人共同的生活体验,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生活常识。在使用“我柠檬了”表情包的交流中,用来表达“羡慕、嫉妒、酸溜溜”的意思。从隐喻的认知机制来看,从始源域“柠檬”出发,利用人们“柠檬口感很酸”的共同认知体验,与目标域“吃醋、羡慕、嫉妒”构成联系,从而完成一次信息表达。由“我柠檬了”的表情包还延伸出许多相关表情包,都是依靠这个隐喻机制来认知和理解。网络表情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人们共同的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共有生活体验,相较于单一的文字语言有一定的优势。
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文化依附性、语境依赖性的特征。 所以,人们在使用网络表情包交流的过程中,会由于思维方式、文化认知、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表达与理解信息的方式不同。一个表情包承载着千言万语,在不同聊天背景中,使用相同的网络表情包可以传达会话者不同的情感态度,使受话者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发挥出不同的语用功能。
由之前emoji表情转变来的“黄色微笑脸”的表情包有双重意思,一个是表达心情愉悦的积极的意义,另一个是假意的微笑,表达“无言以对、无奈”的消极的意义。在不同年龄的人使用笑脸表情包语用功能不同,在青年人的交际中,黄脸微笑表情包更多是后者的含义,在中老年交际中则大多是前者。在不同语境中笑脸表情包语用功能也不同,如果是在“领导肯定你优异的工作表现”的语境中,这个表情包表达的意思是前者,如果是在“同事多次向你提出无理的要求且理直气壮”的语境中,这个表情包表达的意思就是后者。因此,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群体中相同的网络表情包的认知方式不同,表达的意义也有差异。
总而言之,网络表情包作为新时代的语言变体,不仅是社会文化的真实反映,还是一种有效的网络交际手段。
参考文献:
[1]语言学纲要[M].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蓝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5:111-117
[3]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余光武,秦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2011(01)
[4]网络语言的概念隐喻分析[J].帅江云.海外英语.2021(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