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革新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效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改革优化的新形势处境。行政管理工作作为展开教学规划和活动安排的先行基础,对于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的稳态运行,保障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将从阐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出发,揭示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继而针对性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行政管理 体制创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领域工作迎来改革创新的发展新形势,不断改进和优化高校教育政策和措施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而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而言,其行政管理体制作为集中领导和规划有关教育工作的根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展开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处理日常行政安排和具体调节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高校行政部门应立足于内部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不断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意义出发,剖析当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奠定教育改革基础,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在整体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结构中,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相关改革工作的根本参照,奠定了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可靠的行政管理机制,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才能将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才能依靠合理规划形成条理有效的工作模式。从而尽可能避免一些多余的工作环节,促进教师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改善。加上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更贴合时代发展需求,因而对于教学质量的实效性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1]。
2、强化部门协作交流,调节工作具体矛盾
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是集中处理高校各项问题的统一部门,对于不同部门之间出现的具体工作矛盾或教学突发事务起着应急处理的指导作用。当类似师生之间发生暴力行为的事件发生时,便可以根据管理机制办法启动应急处理工作以解决冲突问题,并在长期的管理调节工作中,对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起到疏通纽带的效果。例如在学期末进行的评教活动时,由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在官网上对于任课老师做出打分评价,同时要求教务处工作人员组织老师进行内部讨论,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系统客观的评价,最终实现师生之间、学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服务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行政部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统一管理的重点,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教学工作、科研开发工作、日常行政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是其他各项工作稳态开展的根基保证。然而从当前高效的实际管理现状来看,行政部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过度追求部门利益的获取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校整体的进步,工作态度不够积极[2]。尤其是部分工作者对个人利益的一味追求,导致基层人员的应有权利得到破坏,应享利益没有得到保证,久而久之,导致行政管理部门整体工作效果不尽人意。
2、管理机制发展不成熟
一般而言,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基本准则是要确保完善制度化、严格法制化的目标实现,而在当前高效行政管理机制中,由于其发展体制并不成熟,导致管理机制运行和实际教学科研工作出现脱轨情况,衔接不够紧密,内部矛盾较多。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效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3、管理人员机构不合理
高校取得长足进步和恒久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学活动质量和科研开发工作的提升,因而在人员设置上理应占据主导的发展地位,然而在当前不少高校的实际人员结构中,由于管理行政人员数量远超教育工作者,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结构过于繁杂,大大降低了教学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三、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创新的策略探索
1、完善行政管理不足,创设科学考核体系
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需要行政部门人员担起具体工作责任,对完整管理体系和环节中的各项工作尽到应有的职分,在实际工作通过对管理问题的发现反馈做出及时有效的机制调整。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每个行政管理岗位的职务作用,为学校整体行政工作贡献尽可能的力量。比如当在学校组织艺术文化节活动时,由于经费预算和筹集工作不到位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发生时,有关行政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查找其根源,继而通过有效的内部讨论探索出更为高效、合理的活动管理机制。此外为了更好促进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有关部门人员可以在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即对于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良问题的个人或集体处以应有惩罚,同时也对那些工作效率较高、实际效果客观的人员或集体给予实质性奖励[3]。如此一来,通过人员考核体系的监督促进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优化。
2、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形成优良管理理念
高效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它不仅是部门整体工作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更是促进管理机制创新进步的强大源动力。因此作为有关行政管理工作者应从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做起,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服务发展目标,从而在形成正确优良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工作任务,认真解决师生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和创新,才能有效改善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3、发展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是确立创新管理机制的主要群体,其专业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门整体运行的实际效率,因而为了推动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进步,高校应大力发展专业化管理人员培训,通过一切可行途径提高其工作能力。比如高校可以邀请行政管理领域的专家到学校组织座谈会报告传授工作经验和办法。还可以聘请具有较高成就的行政管理人才为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做分等级评定,指出具体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其工作水平的综合提高[4]。除此之外,高校应格外重视自身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校内成绩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优势待遇,以此加强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合理运用。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正处在发展的新形势之中。优化创新教育领域工作内容、提高高校教学工作效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对于行政管理机制的完善创新是工作的核心。有关工作人员应立足于学校行政管理流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加强管理机制的完善,努力建设科学合理的人员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强化人员培训组织和人员结构调整等措施积极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最终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的综合创新进步。
[参考文献]
[1] 高莉娜, 吴雨泽. 新时期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行政管理工作思路的优化[J]. 新校园:上旬刊, 2015(4):1.
[2] 戴建英.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3] 李晓萍. 浅谈优化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0):1.
[4] 陈文烨.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的提升[J]. 中学英语之友: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11): 217-217.
作者简介:郑苹(1974.03),男,汉族,黑龙江大庆,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
事高校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