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实践育人方案探索

方岚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5期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063000

摘  要    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新特性即数智化、高阶性、融合式为切入点,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例对“岗课赛证融通”在专业群内实践育人体现进行系统论述,以期对同类院校产生示范作用。

关键词:  专业群    岗课赛证融通   实践育人

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新特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国内高职院校在2021年第一次获批设立的新专业,由传统会计专业更名而来。该专业前瞻性培养适应当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财会人才,需要具备海量财务数据处理、实时财税云计算分析、业财税智能决策等业务处理能力,无疑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行业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当前育人实际,总结出以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新特性:

数智化 向数智化转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的首要特性。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新兴技术对传统商业的变革与颠覆。会计岗位正从从传统数据收集和分类等机械性的核算型工作转变为智能、数字化信息审核处理为主的管理型工作。数字化的特点从X证书批准立项进程可以明显体现,2019 年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中第一个财务会计类 X 证书,主要体现了智能核算技术在常规财务业务中的应用,对接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第三批次以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6 项财会类 X 证书都以“大数据”“信息化”“业财分析”以及“共享”等信息技术实现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第四批“1+X”证书试点主要体现了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以及高阶的业财税融合与深度分析方向[1]。4个批次30多个X证书是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智化走向的最好印证。

显著的数智化特征倒逼院校必须深入数智化前沿区域,各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标杆企业以及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依托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标准修订、X证书融通、企业课程认证的方式,推动专业群实践育人系统向高端数智化发展。

高阶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是教学内容和模式向高阶迈进的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方面,在更为丰富分大数据应用场景中,数据正在成为驱动企业价值生成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体现在数据要积极推动各环节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升级,以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新要求。例如财务由核算型为主的工作向管理决策转型,这也是近年“管理会计”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业财融合更为紧密,信息技术支撑财务系统数据与供应链数据、企业全业务流程数据与管理审批系统逐步对接,这些都要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单一的“算”转变成“算、管、用”并重[2]。

本文认为高阶性不仅要有大量的显性成果来体现,也需要一系列高水平的制度模式来支撑,如本文所述的“一本三化一型四平台”实践育人模式。实践育人应契合“双高计划”所彰显的制度模式改革创新在职教发展和学校改革中的重要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基于行业生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按照育训结合、主辅并修的原则,完成专项能力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赛证实训考评、顶岗实践实习等实践育人模块联动机制的贯通,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提供有力支撑。

融合式 要克服“大数据”在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过程中的短板,产教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一新兴专业,引“数”入课若单纯依靠传统教学团队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可尝试探索建立职教集团、产业联盟、产业学院等不同形态,共享基地、协同创新、校地合作、资本混合等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平台组织,将企业数智化资源尽快引入院校,顺利完成育人体系升级优化。

只有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在教学环境中引入真实企业项目、打造真实的企业场景、应用真实企业组织技术,通过“三实课堂”积极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同时,本文认为借助企业力量适应“大数据时代”会计课程教学意义非凡,体现在帮助教师进行传统课堂改造、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前沿案例教学、真实场景教学、主题化探究教学和岗位顶岗实践教学等教方面。唐职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便是充分利用企业(会计工厂)真实业务,“不出校即上岗”,实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将企业阿米巴管理模式和文化引入课堂,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二、“岗课赛证融通”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内实践育人体现

为顺应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新特性,契合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特征,本文认为实施“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通培养,有利于贯通高技能数智财经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能够快速培养一大批“精财税、长分析、擅运营、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财商人才,整体推动数智人才队伍梯次发展。以唐山职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例,“岗课赛证”具体体现如下:

“岗”即群内关联专业工作岗位,可包括管理会计岗位群、财税会计岗位群、电商物流岗位群等,“课”是“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赛”是与产业经济中数据、财务、税务、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五类服务功能对接的职业技能大赛,“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包含传统的会计师系列资格证书,也包含62个新商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岗位融通”是实践育人的标准和方向。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财务共享、智能财税管理等新兴职业岗位的产生,社会迫切需要财、税、数、智、营技能于一体高端复合型财商人才。育人方案必须瞄准融通性岗位需求,对接数智财经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吸收大数据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将此融入课程、渗透于育人过程。

“课程融通”是实践育人的核心和载体。做好课证融通是当务之急,对现有“金牌”证书的知识、技能、素质体系进行分解与重构,将其知识、技能需求转化为学生的素养、能力要求,以课堂革命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替换与课程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生态共生、共长[3]。

“竞赛融通”是实践育人的示范和标杆。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技能大赛系统衔接。其次,通过技能比赛资源碎片化、实训项目化改造将技能大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内容[3-4]。最终将大赛选拔评价融入课程考核,实现以大赛为引领,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证书融通”是实践育人的评价和检验。证书选择一方面要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证书考评作为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育人体系补充;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认证、社会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姚祎.新专业目录视域下高职“1+X”证书制度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22(04):127-129.

[2]叶伟阳.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转型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05):166-168.

[3]曾天山.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6

[4]今天,我们怎样培养高技能人才[N]. 李晓,王斯敏,蒋新军,刘嘉丽.光明日报. 2020 (007)

作者简介:

方岚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教师    副教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企业管理

课题:本论文为2020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数智化时代高水平会计专业群实践育人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04076)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商科专业群“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Q20211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