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推广建议

唐正国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6期
45021119791113055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为农业经济领域的发展实现更好的进步提供推动力,机械化思维的呈现充分改善了以往农业的耕种模式,有效提高耕种的质量与效率,推动农业的发展迈向新的发展方向。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收入,在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时间中让耕种效率成倍的增长,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迈向更高的领域,推进农业的进步与发展,使农民增收。本文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推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推广建议

引言

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67%,但与农业农村部提出的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这一目标相差甚远。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基层政府、农业机械研发单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组织及广大农民的协同努力,形成农机生产、农机销售、农机使用、农机科研闭环结构,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具有系统性、可持续性。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机械为主,在采用现代化先进农业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中,需要农业机械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全面创新,通过对农机机械设备的有效运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以此来提升农业生产力,农民群众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与创新,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转化为集约式,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产品产量得到全面提升。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民是以农业生产为职业,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农业从业者。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农民在机械故障排除、农机保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意味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民专业水平,丰富了其知识储备,使他们进一步向新型农民转变。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持续推广,农民学习机械操作、机械排障、机械保养蔚然成风,无形中推进了乡村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农民成为知识型农民、技术性农民。而农民整体素质提升也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扫平了道路,使其推广越来越顺利、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需要在宣传推广方式上实现突破,将农机研发机构、农机销售单位、农机站等主体联合起来,做到技术标准化、生产安全化。另外,在人才培养、机械实用性两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如此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3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问题分析

3.1农业机械品目种类存在不足

我国很多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投入应用的农业机械品类较单一,尤其是在种植不同农作物的地区或存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地区,若仍采用单一化农业机械生产耕作,将无法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但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的节本增效缺乏技术支持,如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属于水资源贫乏地区,且农业资源也有限,缺乏节水、节种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比较耗水、耗种,使得该地区农业发展受到制约,导致该地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水平有所降低。此外,我国一些农业生产地区在制造农业机械时缺乏计划性,导致农业机械产品制造存在过剩或者是短缺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农业机械生产信息闭塞,缺乏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信息的掌握和认知,盲目进行农业机械生产必然会出现产出过剩,并且对于产业调整后种植的一些高种植率的农作物,相关机械生产厂家并未进行批量化生产,导致现有的农机设备无法满足农户的使用需求,造成此类农业机械产品的短缺。

3.2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然而,农业机械化程序不合理。很多农业生产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在以往农业思想的影响下,非常习惯采用以往便捷且粗暴的耕作模式。而且一般的农业生产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技能的指导培训,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无法树立正确的农业机械观念,为我国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4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农业机械品目种类的发展和创新

首先,重视示范区建设,在建设时应保证示范区的合理布局规划,将该地区的三力资源集中在一起,使示范区成为农业机械品目种类齐全、农业技术先进的专业化农业发展区域,从而为其他地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和支持。其次,加强示范区的试验示范作用,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现状,积极引进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机械设备,使农业机械品类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同时还要探索与当地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流程及工艺模式,确定和发展适合农业生产的成熟机型,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再次,结合当前农业降本增效的发展要求,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大高效能、低消耗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使农业机械在实际应用中达到节能、节水、节种的目标,从而使农业机械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节本降耗的作用。

4.2完善农机推广政策

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与扶持。加强对农机推广的资金扶持,目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农民群众由于资金问题,难以购买农机。为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群众买农机难等问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市场中流通的农业机械设备加以监督与管理,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

4.3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的引入力度

要想促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就必须要对现代化新型机械技术以及设备进行全面引入。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吸引投资商对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投资,以此确保农业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要保持合理化规范操作,确保农民群众能够熟练地规范化操作农业机械设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4加强农机使用技术的交流

针对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及生产技术,需要在推广过程中,制定相应技术应用标准体系,确保在推广过程中,能够使农民群众合理地运用农业机械化技术,避免在应用中出现技术操作问题,对个人造成安全影响。此外,在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构建专业化推广团队,同时保障推广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构建完善的推广服务标准,确保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推广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概而言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其发展可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建设。伴随时代的日益变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为明显。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效率造成影响,因此,应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广泛推广提供保障,增强技术培训并提升农技设备的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覃花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措施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7):98-99.

[2]刘磊,王锐,李航.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探究[J].广东蚕业,2020,54(11):85-86.

[3]贺楠,周星,苗杰.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乡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推广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58.

[4]刘登峰.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8(07):68-69.

[5]段书兰.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推广对策[J].湖北农机化,2017(10):10-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