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苗永迪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6期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普遍现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规模空前扩张,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涌入已经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创新创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文章从“互联网+”的角度,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课题号:CXCYHZW2021041

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来源:吉林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

创新与创业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必须掌握的两个基本技能,而创新则是创业的根本,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创造力也在不断提高。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而且要在心理上加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胆识,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学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感,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创业则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从有知识的人变成有创造力的人,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高职学生创业现状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等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归结为:

(一)创业资源不足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的制约,创业的资金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持,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要依赖家人或朋友的资助,一旦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很可能会导致创业的失败,这也是为什么高职学生创业率低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专业技能

创业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卓越的管理能力,基本的人际关系,以及面对挫折、摆脱困境、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创业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对最基础的风险也不够透彻,承受不住压力。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尽管他们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的视野却有很大的盲点,这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三)创业指导的滞后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了创造性创业辅导,而在实践中,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创业实践经验,更何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呢?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的就业辅导工作缺乏较强的实践性,加之由于高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许多基层岗位的就业辅导课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上,许多岗位也只是走个过场,不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创业实践。

(四)缺乏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引导。

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缺少专业的导师,缺少学校和政府的资助,使得他们的创业项目数量较少,创业成功率较低。

三、“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利用网络与大数据技术,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创新创业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给予学生最正确的创新创业指导。

(二)调整教育专业设置

创新创业课程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和时代的发展趋势相结合,比如“互联网+”,网络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是一个热门的行业,为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要设置一门专业的网上就业培训,为学生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线上 + 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以“线上+线下”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线下”教学中,老师可以当面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而“线上”教学则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和运用创意创业的过程,二者结合起来,从浅到深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学应该以学徒制度为基础,主动与各大公司建立联系,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使创业教育更加完善。构建大学生创业综合实践平台,应从实际出发,坚持“走出去”思想,强化校企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的情景,积累创业经验,通过对创业的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

比如:按照大学校园生活的规划,老师可以让学生跟随公司的师傅去做现场学习,然后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丰富实践经验。这些实践机会不仅可以让学员们从自身生活中把握市场机会,同时也能够在实习中锻炼自己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五)提升高职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要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主动地挑战自己的极限,积极地进行创新创业。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让学生真正地全面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第三,使学生具有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为自己开创一条更大的创新之路。

结语: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从大学生的专业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创新摆在首位,以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推动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体,为新时代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职院校要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28-30+64.

[2]张韶琲.“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8):13.

[3]黎永键,关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Z1):92-9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