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消防安全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代社会,高层建筑越发复杂化、规模化,在竖向空间的有效延伸,满足了日益多样化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越发严峻的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本文首先明确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目前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针对突出问题分析产生根源,最后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期达到降低消防安全风险、保障建筑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并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消防责任;教育宣传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21年8月1日开始施行,明确了不同类型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等消防安全职责。并对高层消防监督管理具体措施做出明确指示,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疏散演练。本文对规定实施后的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安全管理、火灾风险、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宣传等方面着手,提出具体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强化建议,以期缓解日益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
1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国第一座高层建筑出现以来,各地区建筑不断向更高更大方向发展,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约有32万余幢高层建筑,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一,很好地解决了土地资源供应紧张问题。与此同时,屡见报端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明确显示现有火灾防护和救援手段已不适应高层建筑消防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1~9月份,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2808起,占全部建筑类火灾的9.2%,死亡人数占比达6.8%。高层建筑功能丰富,如公司办公、餐饮、销售、居住等,内部结构复杂,可燃物品多且规模大,人员密集,属于火灾高发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灭火扑救及安全疏散难度大[1]。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重视程度,增加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充分考虑层建筑耐火等级、建筑物材料等因素,结合现有条件,配备相应消防监督管理措施和防范措施,强化消防用水检查、生命通道排查、可燃雨棚清查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我国高层建筑中住宅小区占据较大比例,但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从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业主等方面切入展开分析。从管理人员看,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充足消防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火灾预防的重要性,经常会出现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或者值班敷衍、工作散漫、不负责任的情况。而且,消防值班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消防知识和能力,在进行消防安全审查时,无法全面仔细排查风险,也无法对消防情况进行规范登记,导致高层建筑面临较大消防安全风险[2];部分管理人员对建筑物内消防系统缺乏了解,一旦出现火灾,无法准确及时进行处理,导致消防系统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从业主方面看,部分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火灾事故只存在于电视和网络中,与自己相距较远,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处于漠视状态,对家用电器防火知识、火灾逃生和自救等技巧知之甚少[3]。具体包括部分业主私拉电线,飞线用电情况屡禁不止;部分业主随意占用疏散通道,将生活杂物和垃圾等堆放在楼梯间;部分业主在明令禁止电动车入楼的情况下,仍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充电;冬季取暖用电不规范等,这些行为都增加了火灾风险。例如,2021年7月28日,杭州某小区发生一起由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造成两人死亡。同时,对建筑物内配备的消防设施缺乏关注,部分建筑出于消防考虑会在楼层内设置防火门,部分业主对防火门不了解,没有意识到防火门对火灾防范的重要性,甚至将防火门用作防盗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发挥其原有作用。
第二,责任主体落实及管理不到位。《规定》明确指出了高层建筑的责任主体包括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但是实际施行中,仍存在无人管、不会管的情况。这是因为部分高层建筑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会通过租借或出售的形式转给不同主体,产权分离情况普遍,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主体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牵头单位。部分物业服务单位不重视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存在不会检查、不会操作消防设备的情况,甚至还存在随意占用、阻塞、封闭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问题,导致人员无法及时疏散,延缓消防人员救援时机。同时,部分高层建筑没有大修资金,或大修基金保管和申请等手续繁杂,程序复杂,使用难度大,有效利用率低,单靠物业管理费无法维持消防系统正常运转,导致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形同虚设。
第三,缺乏健全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是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基石。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可燃材料多,加上管道井、楼梯间、风道、电缆井的建筑组成,倘若没有设置相应防火隔离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向外蔓延。例如,在管道井中,烟气扩散速度高达3~4m/s,如果没有设置防火隔离,火灾荷载密度可达到36~60kg/m2,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大面积火灾现象。同时,存在设备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包括消防水泵无水、自动报警器损坏、水带水枪缺失、应急指示灯不亮、常闭式防火门损坏等,若发生火灾,该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作用无法真正发挥,还会增加人员疏散难度,出现群死群伤现象。
3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对策
3.1 增强有关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
培育和增强有关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是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是消防检查和消防监督实施,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危害性大,提高对火灾监督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严格消防监督工作,促进内部防火设计的实施和应用。例如,可以定期举行消防演练,教授灭火器和各类消防器材、设备正确使用方法,强化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一旦发生火灾,通过消防演练,相关人员将会知晓火灾初期正确扑救、人员疏散和正确报警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危害。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增强监督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消防意识,围绕近期全国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和特点,对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全面详细解释高层建筑平面布局、防火间距、安全出口、防火墙等设置问题,并对高层建筑涉及的供配电、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测试方法和检查要求进行重点演示。为提高培训成效,增加区域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历年火灾情况培训,不断提高人员消防监督业务素质和水平,为消防安全监督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夯实理论依据。
3.2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宣传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是社会全体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做到人人监督、人人重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才会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此,必须创建多样化宣传渠道,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宣传,积极主动向公众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意识。针对物业管理和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理论培训+实践操练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如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须知、实施手册、实施条例等,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应急疏散逃生,通过长期系统化培训,逐步提升物业服务单位消防管理、疏散和自救能力,提高居民安全消防知识与意识;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和检查,要求高层建筑在墙面上张贴或悬挂消防安全标准,配齐消防安全设备和救援力量,构建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网。针对业主方宣传教育,以高层建筑各区域建筑火灾特征,向小区业主宣传火灾报警、逃生、自救、灭火等技巧,以及消防器材、设备等应用方法,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有效提升群众安全防护和防灾意识,将人为隐患降至最低。同时,注重防火避难场所宣传,在业主心中树立避难场所≠安全中心观念,使其知晓避难所建设的目的是延长施救时间、保障人员安全,在救援途中,应当听从消防人员安排,积极配合,有序撤离火场。
3.3 落实各部分人员消防责任
现行《规定》表明,高层建筑的责任主体为业主、使用人,或者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消防技术服务单位,为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必须严格落实各部分人员消防责任。针对高层建筑设备设施管理责任人,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除了行使相应权利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管理责任,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确保消防设备正常应用,满足高层建筑日常维护管理需求。在用水供电管理中心,重视维修档案管理,尤其是关键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层建筑每个区域用电、材料等形成精细化管理,确保消防基础设备管理有序开展,降低安全隐患。针对防火系统设计人员,及时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防火出警系统设计汇总,构建以B/S架构的主流开发平台,并基于J2EE平台应用程序进行功能扩展,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针对业主委员会,结合实际构建科学合理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将措施落实落细落小,持续提高高层建筑整体消防监督水平。
3.4 不断强化高层建筑消防监管工作
一是,健全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贯穿高层建筑设计、施工及投入运营全过程,严格监督每一环节,做好消防把控,如可燃性材料的应用、堆积杂物的清理、消防设施的监测,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及时更换处理和更换隐患,保障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二是,优化高层建筑房屋大修基金管理,不断探索便捷维修资金审批与应用流程,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三是,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与执法,大力推行楼长制和消防安全经理人,配合物业服务部门进行日常巡查、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宣传,组织开展各种消防演练活动,组织管理社区微型消防站;消防监督部门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开展消防监管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惩罚,如堵塞、占用消防通道,敦促物业服务部门和个人重视消防安全,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四是,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协调引领作用,建立自上而下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共同抓好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工作,加强消防验收、设计审核等,杜绝火灾发生。五是,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推进“智慧消防”构建,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实现全天候24小时信息数据传输与处理,做好消防检测、分析与管理一体化,构建常态化消防监督实时监管,做好早发现、早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高层建筑防火是消防监督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存在的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责任主体落实及管理不到位、缺乏健全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等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积极开展各种消防监督管理措施,通过增强有关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宣传、落实各部分人员消防责任、不断强化高层建筑消防监管工作,将消防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为消防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治芳.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风险及监督措施探析[J]. 砖瓦世界,2019.
[2]谭超. 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策略分析[J]. 城市住宅,2020,27(9):2.
[3]王延尚.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20(3):2.
作者简介:员轶哲(1978年7月),男,汉族,陕西华阴人,本科。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