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摘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存在一定困境,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有效沟通,使用的管理模式也比较僵化,且未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这些问题都导致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为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及时转变工作理念,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管理班级,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用更加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充分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其次研究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解决对策
在新时期当中,小学班主任存在着大量的工作困境,像工作任务量大,工作任务繁杂等,这些困境都使得班主任的教学水平逐渐降低。基于此,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困境解决掉,以此来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困境进行分析后,对相应的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的目的。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
1.1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少充分沟通
首先,班主任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当下,在很多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过于强硬,且与学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班主任并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学生也不理解班主任的做法,因此,学生排斥老师,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其次,班主任缺少与家长的沟通。现阶段家校合作主要形式为教师单方面将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计划传达给家长,家长按照老师要求落实,家长处于次要的配合地位,家长不能真正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缺少沟通。因学科的差异,班主任缺少与各学科老师的交流,各学科之间没有综合课程规划,整体作业量大,作业难度参差不齐,削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情绪变得十分低落,给班级管理带来诸多隐患。
1.2小学班主任的常规管理模式僵化
首先,班级活动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当下,很多班主任将德育活动边缘化,班级活动难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其次,小学班主任常规管理多为单向模式,即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树立了教师权威,架空了班干部。降低了班级活力和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最后,班级管理缺少合作。学校教师大部分是以学科或年级划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教授不同科目,交流机会较少,且沟通渠道单一,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少与任课老师的合作,导致在班级管理中缺少团队感。
1.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未以人为本
首先,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小学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审美能力、劳动技能等核心素养被忽略,教育实践无法展开,不利于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其次,道德教育手段强硬。在班级授课制模式下,班主任通过强调学生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来管理班级。部分班主任在传递道德观念时有强制性,忽视了道德的感染性,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反感。最后,班级管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效率,让学生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是课堂的中心。此外,在有限的小组合作中,老师对于分组和学生分工没有科学规划,对小组合作不能适当指导,因此使学生无法通过小组合作有效解决问题,不能从中理解合作的价值,提升合作技能。
2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拓宽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多种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首先,小学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消防演练活动,指导学生在遇到火灾时应该如何安全逃生;其次,小学班主任应针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目前许多小学生都还没有形成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部分小学生并未遵守交通规则,很多淘气的学生甚至在过马路时相互打闹,这种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比较大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到一块空地上进行训练,让学生进行模拟过马路,要求学生在过马路时必须完全按照交通规则通行,避免引发交通事故;第三,小学班主任应针对学生进行饮食安全教育。
2.2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操作,而是应该充分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实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这样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小学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适度“放权”,可以安排学生去做一些小事,要让班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领导班级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将班级内的事务进行细化管理,比如班主任选择一名学生来担任“领读委员”,这名学生专门负责每日清晨带领学生们进行早读,又如班主任可以选择一名“图书委员”,这名学生主要负责整理班级内的图书角,将图书角内的图书进行分类整理,且能够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读书。班主任可以按照学生们的特质和优点来进行分工,这样能够使班级内的秩序变得井井有条,学生们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班级凝聚力有所增强。
2.3坚持以诚待人的原则,优化师生关系
虽然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导者,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施教与被教、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依然要坚持以诚待人的原则,班主任要兑现给学生的承诺,充分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例如班主任承诺学生会奖励成绩有进步的学生,那么当某一些学生考试成绩有了进步后,班主任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另外班主任还要多鼓励学生,当学生做出了好的表现时,班主任可以送给学生一张精美的贺卡,在贺卡上亲笔写下对学生的鼓励和祝福,这样能够加深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理解、尊重班主任。
2.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班主任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假期休闲实践带领学生去公园野餐,班主任根据学生们的喜好给学生们准备一些食物,同时班主任也请学生们自己在家中带来一些食物。班主任带领几名学生共同搭建好烧烤架,然后大家开始共同进行烧烤,有的学生负责穿串,有的学生负责烧烤,有的学生负责收拾卫生,大家的分工各不相同。在野餐期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加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在学校关系一般的学生也开始相互玩耍嬉笑。
2.5培养优秀班干部,锻炼班干部成员的能力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培养优秀的班干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而且也能够充分锻炼班干部的能力。班主任在班干部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应根据学生们的特质和能力来判断其适合哪个职位。在选择好班干部成员之后,班主任需要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多鼓励班干部成员,请班级内其他同学尊重、支持班干部成员的工作。然后教师要给班干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的导向,带动班级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班主任要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总结,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特殊的工作,既辛苦又有趣,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特别的体验。目前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真诚沟通,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运用评价式激励教育法,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锻炼班干部成员的能力,坚持以诚待人的原则,优化师生关系。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判断学生的气质类型,采用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突破班主任工作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杨慧.心育化细雨无声润心田——小学班主任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7):138.
[2]. 王琴琴.优化班主任工作促进小学生成长——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