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助力下民办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刘红英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10期
广州工商学院 510850

摘要:人工智能充分带动各类学校教学模式变革,促进课堂教学从“互联网+教育”朝着“AI+教育”混合式教学方向转变。对此,本文阐述混合式教学发展历程,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并提出几点创新改革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

前言: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不仅需要讲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应该培养和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匹配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该和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我国教育事业中,民办教育是重要增长点,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关键力量。当前,民办高校积极落实政策,持续相应国家教育要求,对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积极调整促使教学发展紧跟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步伐。民办高校应该对自身特色进行精准确定,对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培养质量[1]。

1混合式教学发展历程

2004—2006年期间,高校陆续构建精品课程,把课程资源由线下向线上传送,共享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得到课程资源,师生之间借助网站实现在线交流,此种为“网站+教育”混合式教学。

2010年以来,微课获得快速发展,教师将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课件,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资源。微课视频内容精简,适合学生通过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进行观看,深受学生青睐。课堂教学与微课结合,形成“微课+教育”混合式教学,部分教师借助微课开展教学,达到翻转课堂目的,建立特色化翻转课堂模式。

当前MOOC较为流行,相比于微课,MOOC资源更加完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完整的课程。借助MOOC,优质课程能够利用网络走向世界,充分突破各个高校之间壁垒,共享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学习知名教授以及顶级学习者课程。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5G网络全面覆盖,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辅助教学软件层出不穷。教师能够借助APP进行调查问卷、课堂签到、课堂抢答以及选人答题等,学生能够借助APP学习教学视频以及电子教材,同时教学APP能够对学生过程进行记录,对学生学情进行统计,对学生考核数据进行汇总。对信息化技术与教育展开融合,促使教学手段得到充分丰富,形成“App+教育”混合式教学[2]。在AI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加深。

2人工智能与教育

对于人工智能,即AI技术,主要是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借助机器对人的思维以及意识进行模拟,比如语音识别、机器人学、机器视觉等。AI技术正在不断促进各个行业智能化变革,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引起了民办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出现变革、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同时促使教学模式出现创新改革,AI技术将会促进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

AI核心技术涵盖大数据、神经网络、云计算以及其他技术,均可以应用于智能教育系统中,例如部分教育系统中统计与识别、图形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AI技术在会成为教师的重要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促进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情景化、个性化学习环境,有效促进教育变革,建立具有AI时代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3]。

3人工智能背景混合式教学创新以及改革策略

3.1教学过程设计

始终坚持“首要教学”原则,以课程教学实际为切入点,对混合式教学在调研准备环节、实施环节、教学总结环节智能化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另外,对AI技术优势进行充分分析,在教学中针对性、合理地应用智能诊断、智能测评以及智能导学等AI技术,并对两者进行全面融合。

(1)课程调研环节和AI技术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推送以及学情评估等方面。在课程开设初期,教师应该对课程情况与学习对象进行初步学情分析工作,对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利用,针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展开个别统计以及整体归纳,对学习群体基本学情展开总结,此类工作可以借助AI技术完成。教师收到分析结果之后,按照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确定。同时,借助更加智能平台,可以在学情分析过程中,对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对教学资源进行主动搜寻,同时提供可以匹配学情的资源,提供给教师进行筛选,进而共享课程资源,充分缓解教师压力。

(2)实施课程过程中,教学主要涵盖课前、课中以及课后3个环节。①课前智能需求,一般是针对性资源推送以及学情评估。相比教学准备环节学情评估存在一定差异,此过程学生画像对于个性化评测较为重视。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知识结构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教室应该通过AI技术对各个学生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即应该为所有学生画像。按照画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资源,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查缺补漏,充分提高新知识学习效果[4]。

②课中智能需求,体现于智能辅导以及监控反馈方面。在课中一般用于知识讲解以及答疑等方面,不论是疫情常态下录播授课、线上直播,还是日常线下多媒体教学,教师均智能面对所有学生进行讲解,在个别学生问题方面,应该通过AI助手进行辅助讲解,此过程应该引入AI导师。对于常见问题,AI导师能够借助机器学习手段掌握,将相应视频调出,为学生提供指导。对于AI导师无法处理的问题,或是学生不满意AI导师解答的问题,可以向教师传送,教师展开针对性答疑。此种方式可以充分缓解教师压力,让教师可以在复杂问题中投入更多时间。

不仅需要及时辅导学生,监控反馈工作也具有一定重要性,尤其在线上教学方面。部分教学平台与直播软件仅仅设置简单点名功能,无法对学生状态进行监控,然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充分了解。所以,需要对学生视频实时抓取,对其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对其情感动向进行判断,同时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为教师提供参考,进而对教学节奏及时调整,与学生之间进行通畅交流,将AI技术在课中环节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③课后智能需求,体现于智能评测以及复习答疑方面。按照“首要教育”原则,将新知识激活前,应该深入复习旧知识。现阶段,课后学习点涵盖复习以及自测2方面内容。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呢?通常是直接咨询教师。疫情常态化背景,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基本上全天候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各个学生的复习时间存在差异,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获得回复,否则难以继续开展,使得教师负担更加沉重。若是引入AI技术筛选学生的问题,通过AI技术解答重复性、简单的问题,则可以充分减少教师工作量。

课后作业评测工作也具有较大作用,部分学生提交作业后着急了解答案,然而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及时批阅,进而出现时间差,在教师完成作业批阅之后,学生可以忘记解题思路以及遇到的困惑。所以,应该积极引入AI技术批阅作业,有对于主观色彩较轻、简单的题目、选择填空题等,AI技术均可以胜任,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连贯性,减少教师负担。基于AI技术,教师对个别问题进行处理,之后对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方案及时调整即可[5]。

(3)课程诊断智能需求,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统计。第一,整体统计学习效果。第二,调查学生情况,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第三,对小时的课程评估进行统计。借助相应大数据分析工作,编制诊断报告向教师提交,对原因分析,对经验总结,编制完整报告,为下次教学提供保障。

3.2建设教学资源

(1)内容选择方面应该具有层次化以及多样化特点。在混合式教学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对象具有较大变化,会从学校教学转向社会教学。对于各层次教学群体,建设多样性以及层次化教学资源具有较大作用。民办高校应该准备转段班本科资源,同时也应该准备军人班以及农民工扩展资源。前者需要丰富理论知识,后续需要操作知识。另外,为了对1X证书机制进行充分适应,还应该对各层面习题予以充分补充,为学生提供便利。

(2)编排方面应该具有针对性,进行标签化处理,为智能推送以及智能检索提供良好配合。为了对A资源推送予以充分推送,编排教学资源过程中具有良好针对性。教师需要分类处理学生,详细编排资源,同时粘贴标签,提高AI检索以及推送便捷性,减少错误率[6]。

(3)教学资源转变为云教材、富媒体,进而充分适应实时督学以及智能辅导等要求。在操作演示方面主要采用视频,提高资源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在理论知识资源方面,可以基于教学视频,结合扩展链接以及知识文档等,提高资源内容丰富性。

(4)提高配套教材多样化程度。不仅需要推广工作手册与活页式教材,还应该积极引入微课式教材与云教材,便于对内容及时补充以及智能检索。

3.3优化教学管理

在民办高校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管理属于突出问题。由于学生缺乏良好自控力,因此需要进行监督处理,然而个性化、分层次的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采用何种方法对线上教学与智能监控、智能辅助进行充分融合,促使线上教学符合个性化、分层次需求,同时可以实时辅导与随时监控学生。基于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学管理构思如下:

(1)培养学生信息化素质,树立线上学习习惯。部分学生面对线上教学还缺乏习惯,无法充分借助智能化平台开展学习活动,要想顺利开展智能教学活动,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智能化素质。

(2)提高教学资源丰富度。视频、游戏、动画等资源,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可以对学生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将学生主动性调动起来,有效实施线上辅导。

(3)设置智能监控实时播报功能。对于线上教学,主要问题就是学生无法见到教师,因此产生不受监视感觉。对此,可以适当设置播报功能,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状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把握学生,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鞭策。

(4)为学生提供良好自由空间。在自主学习以及自主训练过程中,应该用于放手,对学生感情以及学习习惯等加以重视,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保证让学生学习兴奋度与压力达到平衡状态。缺少学习干预,学生可能过于放松,然而不必要干预也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以及心理压力等不良现象[7]。

(5)适当开展考核以及奖惩工作。基于AI技术,混合式教学可能存在过程化考核问题。在学习全过程开展考核工作,会导致学生神经紧绷、无法松懈,增加学生精神压力。所以,应该适度把握考核以及奖惩频率。教师可以借助AI技术优势及时评估学生学情,适当延长考核时间,让学生保持良好新鲜感与紧张感,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3.4转变教师角色

AI技术走向教学舞台,融合到混合式教学以及传统教学,此过程,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同时也是执行者以及参与者。教师对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理解认可程度,对自身角色适应情况,对于教学工作实施情况,均会影响教学效果。AI技术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批阅作业以及学情统计等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基于AI技术无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取代条件下,需要教师按照AI提供的画像以及测评结果,合理组织学习过程,实时调整教学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具有良好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素养。

以长远角度分析,在AI教育平台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师逐渐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管理者、组织者以及引导着方向发展,转变为共同学习陪伴着。由于引入了AI技术,传统教师行业需要积极进行转变,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进而对当前教学需求进行充分适应。

结语:综上所述,AI技术对于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建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管理、转变教师角色等策略实现创新改革目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欣.人工智能视野下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1):3-3.

[2]张旭,邓春伟,陈刚,等.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635(09):202-202.

[3]许涛,严骊,殷俊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01):80-88.

[4]博 彭,潘旭东,文静王.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工智能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07):156-156.

[5]王艳红.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2-2.

[6]刘恺琳,徐桐,张婉姝,等.人工智能趋势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现代信息科技,2019 3(07):3-3.

[7]张建,高尚.人工智能与新媒体传播双重视域下高校美育实践的改革创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04):5-5.

注:本文系2019年“省级质量工程教改课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分课堂+云班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667);

2021年“广州工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基于 PBL 的 web 开 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ZL20211143)最终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