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中国传统服饰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全球性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文化,也是国家历史的重要象征。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需要加大对文化的了解,充分研究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服饰现状,并且提出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问题,各个国家给出的策略也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而我国在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需要制定与我国文化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并且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方式,结合传统服饰的变化与发展,逐渐克服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劣势,提升宣传程度,满足传统文化与传统服饰之间的共同进步,促进传统文化更好的实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服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审美和社会发展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现代服饰文化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而非遗服饰文化却逐渐被忽略,甚至很多传统服饰面临着失传的问题。在此情形下,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认识到传统服饰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落实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根据相关要求出台法律法规,落实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调动社会和国家的力量,满足对珍稀服饰的保护,并且将其纳入到重点保护范围,结合现代化服饰的发展趋势,满足对传统文化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市场的拓宽,满足传统服饰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非遗服装文化内涵概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服装文化是日常生活的产物,也体现出我国的文明发展历程。非遗传统文化服饰在材料选择以及颜色配比方面都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内涵,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非遗服装文化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经过多年发展沉淀和积累而来,在服装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和哲学的思考,这也是需要满足对非遗服装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内涵。非遗服装文化在价值体现方面存在着较强的情感统一性特点,非遗文化与服装设计融合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 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选择。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服装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也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方面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穿着不同的服饰,比如说,在戏曲方面。戏曲表演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戏曲服饰满足对艺术的呈现,而传统服饰也逐步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符号的象征,如果在戏曲艺术表达方面缺乏了传统文化服饰,将会导致传统文化在体现方面存在残缺,也无法达到应有的艺术表现效果。因此,传统文化服饰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满足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在个体需求方面,主要是体现重要的文化价值,以常见的婚纱为例,我国的传统婚服主要包含秀禾服和龙凤褂等,虽然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婚礼方面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式婚服依然是中国居民婚礼上的重要元素。第二,满足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属于软实力,是国家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也体现了国家的传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服饰属于最具价值的文化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底蕴,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同时在传统服饰的体现方面,也彰显出了我国古代居民具备着非常强的文化修养以及创新力。通过对于传统文化服饰的传承能够满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影响力的传播。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能够满足居民具备较强的文化认同感,也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中国传统服饰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3.1 加强传统服饰的收藏与保护工作
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博物馆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收藏地,对于推进文化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的传统服饰传承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博物馆力量的体现,通过多种模式满足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收藏与保护。第一,博物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服饰文化特点,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保护制度,可以详细进行民族服饰的保护,合理进行服饰工艺等情况的划分,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实现对传统文化服饰的养护,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满足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降低传统文化服饰受到的损毁。另外,国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服饰的相关资料,建立数字博物馆,以现代化科技为基础,实现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动态体现,利用工艺手法让大众对传统文化服饰有更深的理解,也能够满足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利用信息化资料将相关文献和数据进行上传,让人们更好的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2 推动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
在传统服装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化发展是最根本的传承路径,也与现代化的文化价值相契合。因此,在传统文化服饰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组建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由企业政府等多个部门为主导,组建相应的发展模式。第一,可以举办相应的公益培训学校。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服饰在制作中涉及到的流程较多,需要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才能够掌握技术核心。在传统文化服饰的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举办相应的培训学校,吸引更多的民间手艺人以及研究传统服饰的专家学者等进入到学校,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服饰中所蕴含的各种技法,同时讲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制作思路等,更有效的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第二,加大对传统文化服饰产品的开发。企业可以不断的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底蕴,提炼出符合现代化时代发展价值的设计要素,将其应用到现代化的服装设计中,既体现出服装的古典气息,又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审美需求。
3.3 旅游业带动传统服饰发展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在人们的出行或者旅游过程中消费升级,更加关注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产品所涉及到的文化底蕴,通过传统文化与旅游行业的融合,是有效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可以在传统文化服饰的传承方面加大与旅游行业发展的配合,打造具备较强文化价值的旅游项目,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规划出精品的文化旅游线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同体现。比如,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在旅游景区举办相应的民族歌舞表演,在表演过程中需要表演人员穿着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旅游过程中,讲解员可以针对不同风格的服饰向游客进行讲解,满足游客更加理解传统文化服饰,同时还可以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工艺品,可以作为产品进行销售,也可以让游客进行试穿和拍照。在非遗文化与旅游行业融合之后,能够不断的增强游客的体验,还能够切实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满足对旅游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大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做好对传统服饰原物的保护,坚持创新原则,更好的实现对优秀继承人的培养,结合现代化的设计需求,满足传统文化服饰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传统服饰文化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 雒彬钰,闫亦农,肖丽瑶,曹莹莹.非遗视角下蒙古族刺绣纹样的研究及创新设计[J].染整技术,2020,42(05):57-63.
[2] 李梦婷. 河北非遗大营皮草服装的创新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20.
[3] 潘璠.陕西非遗工艺美术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创新[J].西北美术,2020(01):114-118.
[4] 周婧. 岭南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 张见玲.非遗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J].参花(上),2018(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