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流浪动物的保护及探析—以狗为主要分析动物
摘要:本文将通过一下三个部分进行剖析及探讨流浪动物的保护:第一部分讨论现代城市中流浪动物目前所形成的原因以及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或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一人类自生获得利益的过程中所对流浪动物的加害甚至是伦理道德问题。第三部分将介绍应该如何帮助或者是减少流浪动物目前所受的痛苦生活的对策。
关键词:流浪动物保护,道德伦理,伤害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宠物的养殖率也直线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抛弃,置之不理以及出于各种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流浪动物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些流浪者们不仅仅自身难以温饱,还会影响到社会公共卫生环境甚至是居民的身心健康。如何在能够保证流浪动物的安全以及健康的状态下减少城市流浪动物的数量一度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
一、流浪动物产生的原因
(一)抛弃宠物从而产生的流浪现象
原主人或许会出于各种原因从而抛弃的。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种原因来说,宠物主人或许是被迫的或许是自愿放弃他们的宠物。在许多情况下,被“赶出去”的狗和猫在主人无法为他们的狗找到家或者收容所时,他们最终会被遗弃在马路街头,天桥底下或者是荒郊野岭。
(二)宠物或者流浪动物的繁殖导致流浪动物数量增加
宠物的主人没有为他们做绝育手术所导致的在主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繁衍后代的行为。不绝育的宠物可能会在主人意料之外地剩下幼崽,而对于动物来说多胞胎是常见的情况。这导致了饲主的压力增大以及面对的经济问题从而让饲主不得不转送或者抛弃这些幼崽。或者说雄性宠物让本就是流浪的宠物怀孕,这也将大大的增加流浪动物的数量。
二、流浪动物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流浪动物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当一个非本土物种超过一个地区时,它会通过污染和疾病传播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流浪动物通常没有接种疫苗,导致狂犬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传播给其他动物种群。体内寄生虫也可以通过受感染动物的粪便传播,当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时,会威胁当地野生动物。流浪狗对社会危害也很大,它们不仅容易咬伤路人,而且会翻垃圾桶,长时间吃剩菜。在健康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它们可能传播细菌,这对人类和家养宠物构成一定威胁。
三,救助流浪动物所遇到的伦理问题
(一)安乐死遇到的伦理问题
狗与人类共享相同的环境,在其生态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从 12,000 到 15,000 年前被驯化以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进化的一部分,随着人类安定下来,它们的数量也在增加。狗为人类提供社会和健康益处,但它们也可能卷入社会冲突,例如咬伤、人畜共患病、生态系统破坏等。在这两种情况下,安乐死被用作克服该物种过剩战略的一部分。例如我国《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养犬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对于城管部门在街上捕获或者接受的流浪狗,犬只收治中心接收后,应当在七日内查找养犬人并通知认领。对于属烈性犬品种且具有较强攻击性的犬只、其他超过14天无人领养的犬只,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实施无痛安乐死。然而,当健康的狗被杀死或用于安乐死的方法不人道且违反国际标准时,就会出现伦理问题。猫或者狗或许没有人类的思维能力,但是它们也是又情感的。它们都应与人类有同等道德意义上的生存平等权,人类应像珍爱人类的生命一样珍爱猫狗之类的动物的生命。
(二)自由主义和权益论的观点
自由主义观点认为,其他个人或政府对个人的胁迫行为是不公正的。因此,根据自由主义者的说法,将“破坏城市基本”的流浪动物从城市自然环境中移除并将它们倾倒在垃圾堆中是侵犯它们的基本生命权和尊严的。“权利论”是指动物本身是生命的主体,有权不被人类奴役和剥削的观点。
目前社会上的问题都归结为人与动物权利之间的争锋,需要适当的通过政策措施来解决,包括适当的疫苗接种和绝育驱动、专门的喂食点和一个可以联系附近非政府组织的动物护理人员团队,以防狗被发现凶猛,立即报告此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非政府组织和爱犬团体在封锁开始时都在喂流浪狗,但最终因为资源枯竭而停止了。地方政府当局应在这方面提供帮助,通过执行更严格的指导方针并提供财政支持来喂养流浪者。我们应该超越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例如大规模杀戮或简单地将狗从我们的社会中驱逐出去,并以人道的态度对待此事。
四、减少流浪动物的对策
(一)普通民众能够做的帮助
由于流浪猫狗繁殖的后代找到家园的机会很小,缺乏绝育或绝育,宠物主人将他们的宠物交给庇护所,以及不负责任的宠物主人,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流浪在街头。“由于流浪动物数量过多,每年有240万只健康、可收养的猫和狗在美国收容所被安乐死”(CCSCPA)。普通民众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 防止上述的事情再次发生从而导致悲剧的越发猖狂。
1.在购买宠物前三思或者收养来自收容所的动物
通过人道社会和救援组织的来帮助流浪动物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需要家园的动物数量众多,人们应当尽量选择收养而不是购买宠物。庇护所和繁殖特定的救援组织庇护和安置纯种动物,否则其中许多将被安乐死或被繁殖操作遗弃。此外,混种动物通常表现出与纯种动物相关的个性特征和特征,通常没有某些纯种动物中发现的健康障碍。
2.当购买宠物后,给他们一个永久性的家
上文中提到,不幸的宠物或许会因为他们主人的不同原因,无论是被迫的还是资源的丢弃他们。狗和猫可以活到 13-15 年,有些甚至更长。我们应当要在购买宠物的时候就认知到宠物的一生将有我们负责任。当小狗和小猫在年幼活泼的时候可能很可爱我们会自然的爱他们,但是当它们失去可爱并开始变灰时,也应当记住是他们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这么多年。
3.给他们为食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流浪猫和流浪狗的平均寿命不会超过三岁,但是正常豢养的宠物猫和宠物狗,平均寿命可以达到十岁以上,而导致流浪猫和流浪狗死亡的最大因素,就是吃不饱喝不足。因此,如果条件足够,一些能够保证流浪动物温饱的散装的、安全的猫粮或者狗粮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到他们。
(二)政府社会能够做的帮助
政府和社会需要多方面协调努力,以改善流浪动物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公共动物收容所的容量和质量,从源头减少流浪动物,以及通过积极促进动物收养来提高公共动物收容所的营业额。此外,通过各种综艺或者新闻节目宣扬正确的对于流浪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可以增强市民的爱心从而达到减少流浪动物的目的
结语:
保护动物是一个人美德的体现。如果我们用法律来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从人性化到法制化,依靠法律来迫使人们去爱护动物,从根本上是行不通的。流浪动物的问题应该通过减少数量来解决。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做更多的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呼吁人们文明养宠物。如果他们有权饲养宠物,他们就有义务抚养宠物,以简单的关爱之情对待弱者,不抛弃宠物,不虐待宠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只有统一权利和义务,消除遗弃,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动物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荪悦,姜文超.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意见[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12):58-60.
【2】李笑凡 流浪狗民间救助者遇上“伦理难题” 河南商报 2014年8月13日
【3】李英锋.安乐死只宜作为处理流浪狗问题的“下策”[J].宁波通讯,2019(23):75.
【4】黄元,杨洁,张涵,苏凯文,温亚利.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人兽冲突管控现状比较[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0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