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化教学改革发展探索

姬志茹 刘霞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17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在思政课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根据教育部颁布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一系列文件,全国大多数高校均进行了本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专题化教学具有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念课之间交叉重复问题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存在流于形式;专题教学内容与教材脱节;专题教学具体方式有所不足;专题教学学生管理松散等问题。笔者根据该课程专题教学实践情况,提出专题化教学顺利开展的需处理几种关系和相关保障制度。

关键字:“概论”课程  专题化 教学改革

Abstract: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re key courses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The Course“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in the core position.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carried ou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opic teaching of this course.Topic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ross-repeti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But at present, the Topic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course is only a form;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out of line with the textbook; The specific mode of special topic teaching is not enough; Topic teaching students loose management and other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opic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relationships and relevant guarantee systems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 topic teaching.

Key words: "Introduction" course;  Topic teac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关键课程,而“概论”课程在高校本科思政课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全国高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自“05方案”以来,全国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理论与实践,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一、“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的依据

思政课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文件。2015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组织专家研制发布各门课程专题教学指南。”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指南》。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中指出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2020年1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本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

从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一系列文件,我们可以看出专题化教学得到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符合思政课的教学规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以促进思政课进一步地发展。

二、“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专题化教学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政课之间交叉重复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高校本科主要开设六门思政课。这六门思政课存在一些交叉重复的地方。比如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概论”课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概论”课程之间也有很多重复论述的地方。专题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思政课之间交叉重复的问题,使思政课的学时得到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

2、专题化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概论”课程内容分为三编,共十四章。第一编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第二编分别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第三编主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理论构成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专题教学可以大力提升“概论”课程教学理论的深度,使学生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理论素养,有利于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有效地达到本门课的教学目标。

3、专题化教学有利于加强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专题教学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一种方式。“概论”课教学团队需把握教材总体结构、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谋篇布局。因此,专题化教学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作为“概论”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所授教学专题的内容,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其实一个专题的深入研究为教师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的申报甚至专著都奠定了坚实有利的基础。反之,如果没有理论研究的支撑,教学也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专题化教学有助于教师找准科研方向,对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实现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4、专题化教学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概论”课与其它思政课相比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涉及面极广的特点。教学内容涵盖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历史、党建、军事、国防外交等领域。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历史、哲学等某一个学科。实事求是地说,教师很难单枪匹马高质量地完成本门课所有的教学任务。而专题化教学方式,教师们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优势选择授课专题。这样有效地实现新老教师团结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目前”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题教学流于形式

专题教学需要根据教育部对思政课的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整合和凝练。目前,有些高校思政课只是名义上实施专题化教学,但实质上只仅仅更改了教材原有章节的题目,但是并没有按照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以及优化整合。因此,这种方式只具有专题教学外在的“形”,而不具有专题教学的“神”,名不副实。

(二)专题教学内容与教材脱节

专题是专题教学的最根本的要素,其科学设置直接关系到专题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专题教学的专题设置确实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凝练。但有的高校专题教学设置的专题题目及内容与国家指定教材明显脱节,形成“两张皮”。专题教学必须要立足于教材,不能与教材脱节,而且要以教育部指定最新版本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为依据。

(三)专题教学具体方式有所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专题教学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专题化;另一种是教学内容专题化与教师轮流授课相结合。二者各有利弊。而很多高校专题教学较多地选择了前者。笔者认为前者虽有利于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但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专题教学强强联合的优势。根据概论课的特点,笔者更倾向于后者,这样老师更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把授课专题讲深讲透讲精。

(四)专题教学学生管理松散

一些高校目前采用专题教学第二种方式,即教学内容专题化与教师轮流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任课教师所带班集以及每个班集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方面缺少连续性。与此同时,专题教学的授课教师轮换,使学生一定程度上缺少归属感,因此,存在学生对教师教学配合度不够,参与课堂讨论不足的现象。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期末教评学和学评教工作。

四、“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处理的几种关系

1、处理好专题与教材的关系

专题教学应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专题教学不是简单地更换章节题目,需要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整合与创新。专题既要覆盖教材所有章节主要内容,具有系统性,同时也要体现出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变。

2、处理好专题与专题的关系

专题与专题之间既具有相互独立性,又要具有严密的逻辑。例如,“概论”课程第三部分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设置,既应有发挥总论作用的专题,又要有体现该理论独创性分论的内容。目前2022年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配套课件就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

3、处理好专题与最新党的理论成果的关系

“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中国化为主线,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因此概论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往往涉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而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有时会出现跟不上理论发展的脚步,因此专题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授课中可以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专题的形式有效地融入教学。

4、处理好专题与地方特色的关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八个统一”,为思政课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八个统一”之一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作为山东省高校,专题设置可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省情相结合,可与山东特有的红色资源相结合,可以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结合,还可以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这样既落实教学目标、教材使用等的统一要求,又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例如建设美丽中国,可以结合学生自己家乡结合讲解,也可以结合学生相关专业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做到保护生态,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一)有效解决专题教学排课问题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专题化教学排课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实现“概论”课教学团队的教师按专题对班级轮流且有序的授课,排课难度相对较大。笔者所在的高校将教学团队按校区分成教学小组,每个教学小组由2-3名教师组成。排课过程中教学小组成员的排课时间尽量统一,这样专题教学轮流授课的排课问题就得到较好地解决。

(二)落实专题化教学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集体备课,集中教师智慧,强强联合,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专题教学更加需要重视团队协作精神。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教学小组与教学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协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小组成员实现对所授课程班集的信息共享,共同管理更加突出。这些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沟通。

(三)加强专题化教学教学管理

“概论”教研室应加强教学服务与管理:按照教学大纲,明确授课专题、授课进度、考核方式等;明确课程小组负责人及小组成员。课前,每个教学小组负责人需要按教师授课专题,制定详细准确的教学安排;课中,学院及教研室督导及时听课并反馈意见;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与不足,进行持续改善。实现专题化教学良好有序地教学管理。

(四)利用专题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

顺应“互联网+”时代,笔者所在高校的“概论”课程建立了“线上”超星网络教学与“线下”传统面授教学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信息化与专题化教学相契合,为专题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有利的基础。具体而言,专题化教学中,利用“学习通”教学团队的功能,“概论”课程实现教学小组对所授班集过程性考核的共同管理,有效准确地将学生课堂考勤、参于讨论、课后作业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过程性考核依据。

(五)加大思政课教师研究水平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专题化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其它条件以外,还需要具备较深厚的理论水平,才能较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通过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研修的方式,促进教师不断地进步,以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标准。

(七)实行中小班规模教学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 100 人, 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近些年的“概论”课教学实践也证明,缩小规模的中小班教学教学效果优于大班教学。“概论”课的专题教学与中小班教学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参于课堂的机会,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感,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堂讨论及课内实践等活动。

结束语:

“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政课里的核心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是它的发展趋势,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专题化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同时,“概论”课专题教学研究对其它思政课以及其它专业的课程思政均会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相关学科更深层次的发展,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学“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参考文献:

【1】肖丽,王琳琳.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4):75-79

【2】白夜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06-109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9-08/14/c_1124876471.htm

【4】杨志刚,刘铎.“问题导向”与“专题教学”设计——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分两专”改革思路在“概论”课专题教学中的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104-1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