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落实的探索

张亚茹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18期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摘要:在以往的高中教育活动中,成绩始终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手段,并以此为标准评判学生的优劣,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层次的上升,现代化教育观为高中德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道德观念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自新课改推行以来,高中教育的重点、方向、方法以及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更加明确如何培养一个学生,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个问题,需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整个高中教育中,提高对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视程度,以具体的量化考核为手段,推动学生评价的转型,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将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教育;量化考核;新课改;素质教育

引言:自新课改推行以来评判学生的标准、重点以及方式发生了改变,德育问题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要求我们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人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理念、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确保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够得到积极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推出量化考核这一基本手段,并以思想道德等内容作为重点,通过对学生进行评定,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促进高中德育教育的落实与深化,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教育,为日后的生活和成长做好准备,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落实的内容细则以及评价标准

为了有效发挥量化考核教育价值,促进高中阶段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道路中逐渐实现人格的健全,精神的升华,在确定内容细则以及评价准的过程中,我综合考察了本校《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政策要求。内容细则包括教室卫生、学生行为习惯、两操与集会、教室纪律、集体活动表现、体育活动表现、餐饮区与就寝区行为等内容,任何一部分内容是都附带了标准等考核要求,并根据完成质量进行了层次的划分,不同层次的考核进行扣分以及加分的形式,根据最终呈现的分数内容决定奖励以及惩罚的方式,但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必须始终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积极引导表现良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进行整改,推动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以个人带动他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落实的具体措施

1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的机制化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的机制化水平,我从四个层面对量化考核的内容与重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能够有效提高量化考核的科学性和发展性,最大程度挖掘量化考核的教育价值,将其变成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推动力量。首先,安排学生分别组成以个人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及以学校为单位的高中学生量化考核队伍,帮助我进行考核工作,在设计量化考核内容时以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建议,确保量化考核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并安排榜样队伍,发挥榜样力量,以个人影响群体,推动学生全方面成长,实现每一位学生品格的优化。其次,组织以文明同行为重点的量化考核运行机制,保证量化考核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真正发挥量化考核的促进作用,真正服务于高中院校的德育工作。再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作为量化考核运行的主体,应考查不同阶段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不同特点,我根据量化考核结果评出学生之间的先进个人,班级之间的先进班级,因少数带动多数,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最后,我在组织学生参予量化考核时,考虑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实了分层考核的量化方法与手段,从学校到班级,从班级到团体,从团体到个人,层层递进,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中学生量化评价体系,更加符合新课改后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并且能够基本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2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的精细化

在推动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的精细化时,我综合考察了新课改后的高中教育目标、教育方向、教育重点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以往量化考核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我广泛吸取学生、其他教师以及相关领导的教育意见,并积极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精细化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学生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内容,同样也是高中学生量化考核的关键所在,在设计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时,我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内容与要求,将学生行为分成了四个模块内容,并根据行为的具体归属对学生行为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其中包括个人行为班级行为以及学校行为,针对不同层次的行为安排不同的评定方案和内容,落实日报、周报、月报等手段,采用日评、周评、月评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量化考核。在量化考核的评定数据上,并不单单只考查试卷中的内容,而采用综合考察的方式,对评定数据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搜集与整理,其中包括学生的自检信息,学生干部记录信息、值班领导检查记录以及其他教师的评定内容,在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量化考核后,对评定的结果进行显示与应用,以奖状或者奖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明确的鼓励,最大程度挖掘量化考核的教育价值与效果,将其变成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推动器,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身德育水平、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修养等。

3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的全面化

在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全面化的道路中,作为一名相关教育工作者,首先对量化考核的教育价值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明确量化考核的重要地位,了解了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并将量化考核的重点任务进行分解。其次,在组织量化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建立学生对量化考核的基本全面理解,让学生们能够清楚明确的了解量化考核存在的意义、考察的重点以及考察的标准,让学生能够根据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规范自身行为和修养,并且可以拉动学生自主投身于量化考核工作之中,对其他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品格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量化要求。如此以往,学生们会更加清楚地明确落实量化考核运行的实践意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担任量化考核的主体,由此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以及自我发展。另外,在实现高中学生量化考核运行全面化的道路中,我首先确定了量化考核的行为标准,并实现了岗位的对应化,根据本班学生日常的具体表现确定了量化考核的具体标准,下达到学生层面,让学生清楚量化考核所需达到的程度标准,并将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根据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任务分解,将岗位进行对应,实现任务的具体化和简单化,将每一位学生都化作量化考核运行的主体角色,真正实现量化考核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发挥其影响力,促进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组织高中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如今评定学生的重要手段,是新课改推行和落实的先进内容,更加符合当今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和需求,摆脱了以成绩论英雄的桎梏,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素养,同时也包括德育素养,可谓是社会的进步。而在组织学生进行量化考核的具体过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品格的升华和进步。其次量化考核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量化的内容与形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效果,需注重量化考核的机制化、精细化以及全面化,真正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夯实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军平.运用量化考核优化高中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师,2020(34):17-18.

[2]段文仙.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4(01):176-1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