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

张云霞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19期
130128198512251821

摘要:如今,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面临着住房用地紧缺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问题,高层建筑逐步得到推广。而排水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如何得把水资源从高层建筑中进行合理地排放,以确保高层建筑排水工程的有效运行已成为了当前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1.1生活供水

在人们居住的高层楼房内,厨房、卫生间等都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除此之外,一些电器如洗衣机、洗碗机等都需要提供水源。对于生活用水的水质,除了必须符合我国对水质标准的要求外,人们对生活用水的水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饮用水和冷水。冷水主要是人们平常使用的水源,该水源主要来自城市自备水,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建筑来说,如五星级酒店,需要对城市自备水源进行过滤、吸附、软化的工艺,从而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使人们使用起来更为舒适。饮用水主要是经过深度加工处理的水源,这些水可以供人们饮用,在我国一些高档建筑小区内,大部分都是应用独立的生活饮用水系统,当然设置小区饮用水系统的成本花费也较高。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我们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1.2污水处理

有用水就会有排水,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同水质的污废水,如卫生间污水、含油废水、高温废水、实验废水等。不同的污废水具有不同的水质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设计:医院病房的卫生间排水需要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排放,含油废水需要经过隔油设备处理后排放,高温废水需要降温后排放,实验废水需要加药排放。建筑物内污水排放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以及后续污废水处理的成本和效果,如今,很多高层建筑物内排水设施设计不够完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堵塞、漏水、排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因此,设计师应该按照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生活污水能够合理处治和排放。

1.3雨水系统

对于裸露在外的建筑平面、立面,在遇到梅雨季节时,由于大量雨水的积累,使得建筑物外表裸露部分受到大量雨水的冲刷,尤其在建筑物顶部,大量雨水的堆积增加了建筑物顶部的压力,如不能及时排除,有坍塌的风险,甚至大量雨水从屋面溢流,对地面上的行人造成威胁。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我们应该对建筑物外表裸露部分进行雨水汇流和排除的系统设计,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收集并及时排除。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承压较大,除选用具有较好承压性能的管材外,仍需设计合理的减压措施,以免过高的压力冲刷室外管道。

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完善人员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需要规范施工人员的自身行为与素质,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首先,需要构建施工人员监管部分,主要的任务是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准则,使施工人员能在安全的建设环境下进行施工操作,明确自身职位的权责,打造一篇高质量的施工人员,有序进行施工,保障建筑项目质量。

2.2管道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给水管道安装阶段质量控制首先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管理,使建筑所运用的材料均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完成材料的质量控制。其次,在进行安装时为了提高管道的稳定性,需要使用到配套角钢支架。并在支架的固定处理后应用橡胶垫隔离管卡、管道,使安装活动中管道各个部分的完整性得到保障。因为给水管道中各个管道、管径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在与之配套的支吊架下才能完成,而管道连接时也需要选取合适的连接方式,当下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安装技术中大部分都是以法兰连接为主,并严格按照施工的方案完成管道按照的施工。在管道按照中,每层都需要在从上至下的安装原则出发,使套管与地面的距离大于50mm。因为室内支管选择时候大部分都会使用PPR给水管道,由此,在安装技术的选择方面可以使用热熔连接的方式。最后在安装完成后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给水管道进行水压测试,通过分别对其支管与立管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测试活动中,测试点的分布应该以系统最低处为标准进行设置,并在系统压力的参照下取值为1.5倍,使标准压力数值可以超过0.6Mpa。在排水管道安装阶段质量控制中首先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保证所选取建筑材料均符合规范,任何不能达到相关标准的材料都不能进入施工,此外,还要对材料进行管理,避免暴晒、暴雨侵袭使其质量受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的材料一般是使用塑料管道,并在两个不同类型管道中使用弯头进行衔接,这样不仅可以使管道与管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堵管的发生率。此外,因为塑料管道的特殊属性,在进行衔接时,必须要进行测试,才能确定出最合适的位置,保障排水管道的各个位置之间科学合理。而管道与相应的配套设施必须要保持洁净,才能避免其他因素对管道衔接效果的影响。抹胶时应该保证均匀性,使时间可以在两分钟内,并对溢出的胶水进行清理。最后,在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对建筑的整个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管理,重点检验其管道衔接、管道位置、系统的稳定性、排水效果等方面能力,并在检验完成后及时对情况进行记录,及时清理管道周边的杂物,避免不良因素对排水系统的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导致管道外露的位置容易出现腐蚀,由此,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其开展防腐工作,并及时更换破损的管道部分,保证排水功能实现。

2.3水压测试

在建筑整个给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要通过测试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检验,并对管内的水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大部分建筑都采取水压测试的方式对管道内的压力情况进行检验。首先选取注水点的位置,选取管道位置的最低处为注水点,再按照从低处到高处的顺序,将管道封闭,最后,再完全闭合管道的总阀门,开启分支的阀门。在水流进入到管道后,逐步打开管道排气阀门,排除管道内的存留的空气,并在内部气体全部排出后关闭阀门。此时管道内部存留大量的积水,测试就要通过加压泵增加内部的压力。在操作中记录水压的变化情况与时间。大部分水压测试中采取了10分钟至15分钟。在管道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初始值时,对管道的阀门部分进行二次检查,检验其看漏气的情况。这一过程要持续10分钟,才能使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得到保障。在10分钟后检测管道内部的压力值,与变化趋势,使其可以低于0.02MPa。在各个环节均无误后调节管道内部的压力,使其降低至正常工作的状态,再次进行检验,如检验无误就表明管道安装效果较好,可以实现建筑给排水功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基于此,水资源的供应、排泄等配置问题十分重要。当下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风险性较高,所以在开展项目管理活动中,从项目设计直至工程施工,我们都应以充足的创新意识,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为项目施工积累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准备工作,按照施工方案与计划完成,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谭汝浩,夏春萍,张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0):66-67.

[2]原义龙.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科研,2018(28):12-13.

[3]杜娟.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8):2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