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一政策的明确提出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及内容、教学成果界定等环节上,对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一、引言
产教融合是由政府、企业、行业以及职业院校共同参与,为了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互相合作为基础,以实现双方共赢为动力,以共同合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利用多元主体的资源以及环境共享,以达到培养育人的目的。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仍然存在忽视面向经济建设发展、企业参与缺少动力、产教供需的双向对接困难等问题。对于电子商务与市场联系紧密的专业,面向当下的经济发展、产教供需的对接以及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显得尤为迫切。
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教育系统内循环的产物,教职工队伍更多的是受政府教育部门的指引,而非市场需求的指引。具体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采用的还是理论式的教学,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中大多以时间短、内容单一的实践内容,实习实训之后对岗位技能、工作规律的总结提炼不足。通过这些课程、活动、实习实训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企业切实需要的技能人才及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还存在一些差距,打造有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成果界定等方面着手。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产教深度融合还存在着机制不完善,企业主动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则体现为依旧采取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讲授法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利用案例法向学生讲述专业案例等。而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电子商务的运营、选品、物流、文案、商品信息的编辑都需要更加实操与直观的教学方式。比如网络店铺的运营人员如何上下架产品、如何制定价格、如何设置物流都是需要实践、现场的操作才能够真正心领神会、熟能生巧。
2、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对于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存在不足。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行业,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与选择需要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基础。基于不同学生表现出的兴趣及能力差异,学生比较适合哪个实习单位?具体哪个哪个岗位?要做好对应的岗位工作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这些问题学生和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在者方面的思考与引导还十分不足。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而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技能的脱节,一些真正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没有得到有效传授,甚至都没有被列入教学内容。比如,直播电商当中的选品问题、设备使用问题等,这是进入直播电商时代的电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许多院校还没有设立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或者内容经不起实际工作岗位的检验。
3、教学成果鉴定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就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其目的是培养数优质人才。而在这些教学成果的鉴定上高职院校也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成果是经过学校的实践教学以后,相关的专业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与非该专业的同学相比具备更强的职场竞争力。这一根本宗旨很可能和职能部门在工作时的惯例有相当程度的出入。许多学校教学部门的日常工作,不但不是教学成果,甚至还对教学成果的达成起到了负面的干扰作用。比如,教师上课是否受欢迎与学生上课后是否能够胜任对应的工作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且教学工作不能也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课程教学,教师很可能为了迎合学生,有意识的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相关的难度,从而导致学生在工作后无法胜任岗位,破坏其职场竞争力。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对人员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客服人员,而客服人员对服务技能是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情绪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这从电子商务企业客服人员的高流动率中就可以得到验证。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也容易把投入混同于成果。学校应该进行把关与筛选,找出能够提高学生职业力、竞争力,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活动与项目,有系统、有目的的对各种项目进行筛选。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构建“现代学徒制+全程职业模拟”一体化的融合路径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教学方式陈旧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及全程职业模拟的路径来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通过将职业模拟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使得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教育开阔眼界、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有效提高职业技能、适应岗位要求。
2、推进集团化、多元化办学,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面对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推进推进集团化、多元化办学,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在当前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结合内外部情况编写出相关的符合工作要求的教材,从已有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规律,将经验凝练为方法论。而针对学生方向选择的问题,应该加大咨询活动的力度,帮助学生建立未来职业规划的同时,对易出现的问题也要给予指导。也可以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3、转变思维与视角,准确界定教学成果
衡量工作是否有效的前提是要对是否得分有清晰的共识,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清晰且明确的教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各个职能部门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和组织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在现有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下,如果各个职能部门都只“低头走路”只专注于自己的手头工作,就容易忘记“抬头看天”出现前文所说的各种问题。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指标,如求学投资回报率,该指标的计算只需要统计学生在高职期间主要求学支出的成本,追踪其毕业三年以后的收入,用收入除以成本,就能够求出求学投资回报率。可以将该指标与同类型院校的指标加以比较。另外也需要删繁就简,减少各种繁琐的表格、文字工作,将真正具有有效价值的活动引入到教学成果评价中来。
四、总结
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不仅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也需要政府不断优化产教融合发展环境,上游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以及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与保配套机制跟进,道阻且长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忍忍.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综述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39(3):4.
[2]王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04):121-123.
[3]刘彩霞, 李伯伟, 王文永.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