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摘 要]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内容创新的课程体系是高职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定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引入相关1+X取证培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实现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改革
为适应现代产业技术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010年国家职业教育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隶属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经过持续的专业与人才培养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等日趋完善。我院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三教改革”,逐渐实现了以掌握物联网相关综合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1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物联网应用方向的应用开发、设备操作调试、维护装调等基本工作技能要求,教学体系设计围绕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展开。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参考了相关的证书培训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实现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根据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任务,厘清所学课程前后逻辑关系,使专业知识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实现学生学习融会贯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对接“1+X”传感网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接口相关证书的认证内容,鼓励学生拓展职业技能;配合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完善证书学分转换制度。
在探索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应针对专业的学科特性,在注重应用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以省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与技术更新变革为引领,满足省域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培养懂物联网基本理论知识,重专业实践技能水平的专业学生,不断提升学院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学院所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1]。图示中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该专业领域中需要的无线传输、信息通信、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知识,体系结构完整,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技能的要求。
2 完善书证融通下的专业课程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全面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探索课证融通教学,以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应用(中级)为主。其中“1+X”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产品设计开发、装调维护等工作岗位,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应用以物联家居等通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售后维服务等技术岗位。根据专业面向广泛的特点,使人才培养定位趋于多元化,“1+X”证书试点的实施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化教学提供有利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X证书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
为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化证书试点效果,促进试点工作顺利实施,专业对证书标准开展深入研究,将标准体系知识解构并有机融入多门专业课程,实现专业教学与证书认证培训一体化,深化人才培养培训与评价模式改革。将课程根据专业学习难度进行分类,将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采取“1个X证书+若干综合技能证书”模式,推进课程与证书的深度融合。在2020年“1+X”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考核中,我院20名学生参加考核,通过19名,通过率98%,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动手能力
在物联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RFID技术、信息分析与处理、传感检测技术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生系统开发和程序设计调试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技能核心不断加强。
参考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对专业实践环节分为理论验证型、知识应用型、创新突破型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性开展实践教学,不断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强化应用。实践项目依托传感网产品设计为主题,以《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实现》课程实现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如:制作稳压电源、8路抢答器、声光控灯等;以《单片机技术》培养学生小系统设计的能力,如:交通灯控制、时钟控制、温度控制等;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如:3D打印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等。如图所示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 结语
相比之下,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注重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完整,注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1+X”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配套课程,课程结构以项目化的技能实操为主,通过一个个实操项目案例,使学生掌握标准所覆盖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在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中,学生逐步养成了在理论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总结归纳中强化应用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朝林. 基于“三平台五融合”物联网专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J]. 物联网技术,2017,7(11):112-114.
[2] 唐以志. 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作者简介: 余俊(1991-),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自动化课程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