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STEAM理念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罗成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20期
中江县元兴中心学校 四川德阳 618130

摘要:目前,STEAM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下逐渐成为热点内容,在我国创新时代背景下,STEAM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该理念运用较为广泛,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从基于STEAM理念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以及该理念下科学教学的主要策略方面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STEAM理念;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引言:随着新时代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教育不断向着学科专业化趋势推进,重点强调学科的专业程度,以学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注重教育的综合性。由此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引进STEAM理念,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突出自然界的整体性,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一、基于STEAM理念小学科学教学意义

在我国教学改革背景下,新课标逐渐提出STEAM理念,该理念主要是结合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等五项内容,属于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将各学科内容融为一体,以展现全新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思想,培养其联想意识。在学科整合教学下驱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充分体现良好的教学价值。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条件较为局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致使学生难以形成逻辑思维,由此将STEAM理念引入到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该理念开展小学科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学学科的综合性相对较强,涉及内容较为广泛,采取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其核心素养,使其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强化其知识联结能力。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跨越学科界限,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增强其逻辑推理意识。在科学实验中,快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跨界学习水平[1]。同时,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该理念还可实现核心知识的迁移,丰富教学资源,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从逆向思维出发为学生全面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二、STEAM理念背景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合理规划课程设计

农村地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在开展科学教学时能够提供较多的教学用具,确保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继而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融入STEAM理念,采取多学科融合形式,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接触更多的事物,增强学生的认知。为此,科学教学中,根据STEAM理念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农村自然资源,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例如,在《植物的根》教学过程中,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让学生通过对植物的根的观察,了解直根与须根之分。教师可选取萝卜、胡萝卜等直根以及土豆、红薯等须根,要求学生对植物的根进行研究,说出直根与须根的不同之处,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二)开展科学实践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还应当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认知高度,通过科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其实践意识,对其日后各科学习均有着关键作用。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充分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活动中,以体验不同的乐趣,感受科学的有趣性,并从人文艺术角度出发,利用科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确保其所制作出的作品具有良好的设计感与美观性。例如,在《做一顶帽子》教学中,可先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带领学生开展做帽子活动,农村地区人们在地里干活时通常会佩戴草帽,由此要求学生根据草帽的样式进行制作,还可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时,要求学生量一量自己的头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画出帽子草图,并选取相适宜的材料制作帽子,并不断对其进行装饰,突出帽子的创意性与实用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帽子制作完成后要求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阐述制作的理念以及意义,从而有效让学生感受科学实践的快乐。

(三)小组合作探究教学

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可有效呈现出STEAM理念,基于相关学科的融合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2]。在科学教学下激发其探索欲与求知欲,并掌握科学的基本技巧,增强其科学素养,实现科学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例如,在《动物植物人》教学时,结合农村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条件,在农村地区,动物以及植物较为常见,如,鸡、狗、兔子、树木、花朵等。由此在实际教学中,以“兔子”和“萝卜”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菜园与饲养区域,以小组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兔子以及萝卜展开详细观察,总结动物以及植物的各自特点,如,兔子会自己运动、萝卜不会自己运动等,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区别,有效掌握自然界的基本特征。

(四)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生活情境教学是STEAM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科学内容,探索其与各学科间的联系,以新颖的形式为学生带来不同体验,增加学生的挑战性,从而展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达到科学教学的目的,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例如,以《风的成因》为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描述风的科学术语,根据数字与符号表达出具体的风向与风力。并在活动开展中,为学生创建实体运动的生活情境,如,汽车运动所产生的风、树枝树叶的摆动等,让学生了解风具有不可见性,进而使其从科学角度明确风的形成与作用,确保其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突出其科学思维意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STEAM理念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寻求高效的科学教学方法,根据农村教学资源以及小学学生特点,合理开设课堂教学,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融入不同学科的理论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带领其进入到奥秘的科学世界。

参考文献:

[1]王亚敏,肖波,李扬艺.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实施——以《气球驱动小车》为例[J].科教导刊,2022,(08):143-145.

[2]田维胜,余霞,罗跃忠.融入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思考——以“蚕山的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一课开发为例[J].新教育,2020,(11):17-19+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