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议烟草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思考
摘 要:2022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周年、烟草专卖法实施30周年,中国烟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较好履行了“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社会责任。当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对当代青年寄予的殷切希望,充分结合烟草行业具体实际,持之以恒地以企业文化软实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企业文化为引擎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在“十四五”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企业文化,赋能,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软实力。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作为烟草企业要高度重视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工作,要深入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学习和回顾中国烟草40年来的发展史,大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手段,营造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实现青年员工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目标递进式的高度融合,以企业文化为引擎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在“十四五”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成长成才,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凝聚青春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一、烟草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倾注极大热忱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做青年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一讲话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工作,更加注重以科学、创新的方式方法与青年群体沟通交流,更加注重对青年的引领和指导。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烟草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这一软实力,做好青年员工的文化教育,推动理念认同和行为自觉,全面提升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创新能力,最终为企业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青年队伍,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张建民在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行业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和青年交朋友,主动倾听青年声音和诉求,做好传帮带,用心用情用力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因此,烟草企业要立足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要更加重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工作,并厚植企业文化发展新理念,用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工作,这也是烟草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烟草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存在的薄弱环节
就目前烟草企业深化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突出烟草企业文化价值引领、赋能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方面的工作来看,一些企业在青年员工文化教育、技术技能提升、个人成长成才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实践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对青年员工的积极影响,构建机制和平台,赋能青年员工成长成才,进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青年员工个人发展的“双赢”。
(一)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擎不足,青年员工缺乏思想动力和行为自觉
在青年员工企业文化的宣贯及培训方面:一是只注重“制度文化”而忽略“精神文化”,个别烟草企业往往只注重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宣贯,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塑造人、陶冶人、激励人”的作用。二是没有把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赋能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不断强化青年员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感,提振青年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干事创业激情方面尚有欠缺。三是没有突出以价值理念、经营理念、行为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价值引领,导致企业核心价值观没有真正在青年员工中入脑入心、化为行为。四是个别烟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体系,企业文化宣贯机制不全、企业文化宣贯方式创新不足,常态化、日常化、深入化宣贯力度不够。所以导致企业文化难以发挥思想引领、观念塑造的作用,更难转化为青年员工的行为自觉。
(二)企业文化与中心工作“紧密相融”切入不实,青年员工缺乏方向目标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衡量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的标准就是要提高技术技能、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个别烟草企业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融入不实,重形式、轻实效,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宣传册、口号上,常常被简单的文娱活动所代替,没有真正融入品牌、生产、成本、效率等中心工作;二是没有完全把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企业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动、赋能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有效抓手,企业文化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没有深度结合中心工作挖掘品牌精神,及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优秀内涵,融合文化因子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底蕴的力度也不够。
(三)企业文化“创新活力”机制不全,青年员工缺乏成长成才平台
一些烟草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活动形式、传播载体和搭建平台上缺乏创新、千篇一律,仅限于召开座谈会、开展常规的党、团活动,没有更好地结合青工特长、优势、成长等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活动及培训工作,企业文化呈现模式老旧化,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以企业文化赋能人才培育工作缺乏创新性的思考,没有对过往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分析、查缺补漏,下次开展活动时又“生搬硬套”,对企业文化类的活动不重视,也不了解青工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水平,最终活动效果呈现“走心难、不接地、缺深度”的问题。培训队伍自身企业文化素养和软件技能有待提高。针对青工在职业发展中对最新、最急的文化需求缺乏深度了解和调查,通常“拍头脑”式的制定不切实际、没有实效的企业文化培训方案,不会运用H5、公众号推文、小程序等新媒体软件,难以推动企业文化在青年工作中网络化、信息化的开展,致使企业文化精神、内涵传递不到位,企业文化类的培训甚至被打上“做样子”的标签。
同时,在“全媒体”的新时代背景下,部分企业老职工受制于年龄、缺乏上进心,跟不上新理念、新技术的步伐,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使企业文化的创新活力受到制约。新时代青年员工时刻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其成长、职业发展需求也具有创新性,然而得不到更多的创新平台去施展,其职业成长的活力、动力受到制约,直接影响企业文化赋能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针对青年员工的创新教育培训课时少,从业激情受到制约,青年员工发展的平台建设缺乏以企业文化为抓手,没有有效融入到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劳动竞赛、业务培训、岗位争先创优等具体工作中。
三、烟草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对策
实现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烟草青年员工,必须遵循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提升各企业文化守正创新的能力,并制定与企业中心工作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管理办法,形成相应的长效管理;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助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赋能青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并以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先进典型引领青工自强、自信、全面发展。
(一)“学思践悟”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注入动力
1.树立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新时代背景下的烟草企业文化必须与时偕行、开拓创新,全面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并落实到青工当前的培育、管理制度中。承担烟草企业“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社会责任,结合时代发展规律,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青年员工在感悟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的同时,赋能青工创新、实践的机遇和平台,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和动力。
2.提升对企业文化理解、运用的能力。企业及工厂要提升企业文化培训骨干的整体能力,加强企业内训师对企业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增强培训队伍的互联网、媒体运用及软件处理的能力素质,确保企业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播能被青年员工彻底吸收,并准确实现“再创造”。在培训内容上,企业文化培训课件、素材应及时更新,结合思想政治时事、热点,实现企业文化与青年员工在思想上的有机结合,深度体现企业文化培训的及时性、系统性及可持续性。
3.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塑造功能。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赋能青工成长成才工作,要发挥企业文化中精神文化的效能,使精神文化融入青年员工血液,为青年员工提供精神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使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行业、企业的发展历史,全面、客观地展示行业、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引导青年员工饮水思源,感悟并传承企业发展中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增强青年员工的企业自豪感;开展“微光”工程,挖掘企业职工背后的励志故事,与青工进行分享,营造沉浸式的精神文化氛围,通过小而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先进典型,为青年员工树立精神榜样。基于文化微课堂,运用有效方法切实增强青工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历史文学的素养,使青年员工在文化中汲取能量,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注入思想动力。
(二)“文化赋能”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确立方向目标
1.打造品牌文化阵地。企业青年员工自觉维护品牌文化、爱护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极重要的一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品牌文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要正确引导青年员工品牌文化建设的意识,利用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主动助力品牌文化建设;要通过学习企业烟标、品牌内涵,了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及企业文化精神,以实现青年员工人人都是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员、营销员,并能讲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增强青年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同时,积极开展“烟标文化体验之旅”的活动,强化青年员工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及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
2.以“精造文化”引领青年员工发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青年员工的技能技术熟练程度、业务水平开展摸底调查,为各项技能指标低于平均值的青年员工开展一对一“精造帮扶”,提升青工“精益求精”的能力,更好地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等。可通过制作“精造课件”,引导青年员工深刻理解精造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并深入浅出的为青年员工解释工作中可被发现的、运用的“改造点”。可充分利用企业、车间LED大屏、手机端、讲座、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在工作中营造360°沉浸式的精造氛围。在“大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成立“精造青年交流中心”,为青年员工之间提供专属的生产、交流、练习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邀请行业内的“大师、工匠”与青年员工分享工作经验、精造心得,从大师及工匠的分享中传承“精造精神”。
3.以精神文化塑造青年员工的行为文化。以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构建引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双引擎。鼓励青年员工在任何岗位都要时刻保持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兼顾生产的同时,为青年员工举办各类创新活动,如:技能大比拼、“一所两堂”、劳动竞赛、青工责任区、青工安全岗等,使青年员工能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并积极寻找爱企爱岗、敢于创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树立先进典型模范及先进标杆为青年员工成长引领方向,增强青年员工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意识。要进一步营造勤思敏行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奋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有效融入到青年员工的干事创业中,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和树立正确目标。
4.从制度文化出发建立青工委员会。借鉴党建带工建带团建的模式,在行业工会组织的带领下成立“烟草青工委员会”,保障青年员工的发展、利益和诉求,由青工自由投票、选举代表等工作流程及制度所构成,主要引导青年员工实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一方面使青工尽快融入企业大家庭,增强青工的归属感、团队感;另一方面可以锻炼青工的管理能力,增强青工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更快了解、熟悉企业、各部门及各岗位情况,以此来进一步挖掘、培养未来的管理型人才。
(三)“文化搭台”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支撑
1.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以“读书平台”为着力点,营造企业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线上+线下”的学习机制。开展线上读书活动,通过与“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定制青年员工读书学习目录,并在线收集、分析青年员工的读书数据,根据坚持打卡天数、时长进行奖励,既能了解青年员工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又能提升青年员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性。同时,建立“青工漂流书吧”小程序作为移动式的书籍分享平台,分享该程序进工厂、进车间、进班组,青工可以在线自由留言、推荐好书、分享读后感,激发青年员工的读书兴趣及热情。线下读书活动,要坚持以“青年读书沙龙”、“青年大讲堂”等活动为抓手,广泛学习和回顾中国烟草及烟草企业的发展史,有效引导青年员工“知史爱国,知史爱企”,讲出青年员工不同的、有趣的、独特的见解,通过思想的“交流、交融”,更加珍惜烟草专卖体制、自觉维护烟草专卖体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激发广大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2.以志愿服务展现青年责任担当。企业可以组建专属青工志愿者的“萤火虫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有需要的中年以上职工及家人提供定期的“网络技能教学服务”,帮助解决智能手机、小程序、网购等互联网使用问题。以志愿精神及志愿服务树立青年员工的责任担当,展现企业的良好形象,同时增强新老员工之间学习、交流的机会,使青年员工在讲奉献、献爱心、互帮互助的企业文化良好氛围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理念。
3.以各类文体活动彰显青年员工风采。企业可以组织青年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舞台,增强企业员工间的联系,寻找共同好爱、发挥特长,增强企业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通过为青年员工提供放松身心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效促使青年员工激发内生动力,使得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并实现工作、生活、娱乐等相互平衡、相互融合。
4.以创意活动激发青年员工创作灵感。企业可以不定期、多形式举办和开展PPT、H5、短视频、实用小程序等创意比赛、微比赛,在提升青年员工的软件运用水平,提升创意思维、创新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增强青年员工间及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企业的团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持之以恒地以企业文化软实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用企业文化赋能新时代行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烟草企业只有深入践行行业共同价值观,充分结合企业文化内涵,在新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文化塑人的理念,创新开展青年员工的培育工作,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成才平台及空间,才能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宋嘉玥.烟草企业如何建设高质量企业文化[J].人力资源,2021(14):22-23.
[2]林本文.国企青年职工思想特点与思政工作开展路径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2(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