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环境监测中执法样(水样)的常规流程及注意事项
摘要:在环境监测中,有一块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环境执法,环境执法中经常涉及的是环境执法样品,一般为自送样品。环境执法中所提供的自送样必须按照规定规范进行采集、保存和运输,因为正确的样品是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点。
关键词:环境监测;执法样;样品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以及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任何一个样品,其都是具有严格要求的,若样品不符合规范,那么必定相应的数据没有任何可行性,可信性,科学性。而环境执法监测作为特定目的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环境保护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而在环境执法(水样)监测中,环境执法样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代表性,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现就本人所在单位为例,浅谈环境监测中所提供的环境执法样(水样)的常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常规环境监测执法样(水样)的样品采集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四步,一是制定采样计划和点位布设方案;二是样品采集;三是样品保存及标识;四是样品的运输及交接。
1制定采样计划和点位布设方案
在制定采样计划和点位布设方案时,首先应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常规厂区制定采样计划和点位布设方案时,应仔细收集资料,了解其工艺,废水处理设施布设,管道布置,查清废(污)水的类型和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污去向、排放量,查清车间、工厂排污口数量及位置、废水处理情况、是否排入外环境,是否有渗坑等。在全面了解上述情况后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点位、采样时间和频率、样品如何采集、保存、运输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一系列事项。在选定监测项目时所选取的特征污染物应根据《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1-2019、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范、环评批复文件、监测报告、废水污染物特性等确定。采样点位的确定一般如下,特征污染物如果是第一类污染物:如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可吸附有机卤素、二恶英等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特征污染物如果是第二类污染物的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标排口、总排口、雨排口、纳管排放口等)。经收集后由雨水管道排放的,雨水排放监测点位设在雨水排放口。环境管理有特殊要求的,采样点位按相关要求设置。采样时间和频次的确定一般根据如下规则,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不应少于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次数) ,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当然。综上制定的采样方案和布点设置,也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可更改的,最后仍有可能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正确的,完备的采样计划和点位布设方案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需要花时间精力去了解,去分析。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请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以保证采样方案和布点设置准确无误。
2 样品采集
执法样(水样)采集过程中,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程序合法性,需要保证采样过程和样品的有效性;二是需要采集的是特征污染物,保证样品的具有代表性。采样时并不是所有的样品和项目都采集,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程序合法性是指在采样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采样人员和采样过程的合法性。在样品采集过程中,必须要有2名采样人员共同实施(考核后持证上岗),不能有其他人员代替,否则,该样品视为无效。同时采样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1- 2019等相关文件要求;必须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的污染情况;必须采取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常规的质量保证和质控措施包括合适的采样瓶、足够的采样量、固定剂加入、空白样、平行样、留样、保存和运输等条件等。其次是要采样点位、时间和频次的合法性。水样的常规分类有平均样、定时样、混合样、瞬时样。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采样前应该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根据先前制定的采样方案和点位布设方案进行采集。但要注意的是瞬时样仅适用于,排污单位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污水稳定排放,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时的情况。偷排、渗漏、污染事故等通常可采集瞬时样。在采集样品时,一般情况下,由于污水排放口或沟渠的截面积较小,只需设置1个断面,每个断面只需确定1个采样点。若有特定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特定采集。水样采集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水样品质以及防止水样污染。在采集过程中,因根据所采集的水样,需要的监测项目,选用不同的采样容器及采集方式。常用水样容器一般为一次性塑料瓶、聚乙烯瓶、透明或棕色玻璃瓶、VOC瓶等。若监测项目适用同种材质的采样瓶且水样保存办法一致时可以选用同一个采样瓶,送至实验室后再进行分样测试,若是监测项目适用的是不同的采样瓶子或是不一样的保存方法的水样应该分瓶分装。采集过程中所有水样容器应保证干净无污染。测定金属和无机物的水样,通常适用塑料容器。测定有机物和生物等的水样,通常适用玻璃容器。具体查看水样采集规范。水样采集时,还需注意应选用的采样工具和样品容器,用前须洗涤干净,且在采样时不得混用。从污水中采集瞬时水样或其他类型水样,同时需要采集现场空白样、现场平行样等。若需要留样的,应与上述样品在完全一致的操作步骤下,加大采样量,进行立马封存,按规定保存。同时应注意,水样是具有时效性的,不同的监测项目其保存的时效性是不同的,能现场测定的项目尽量现场测定,如若不能的,必须严格按照样品的时效性送到实验室进行测定。常规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和保存期限在各类技术规范中均有说明,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3.样品的保存及标识
样品采集结束后,由于所采集到的水样,并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一个复杂组分的混合体,故从采样到分析测试这段时间,由于各种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以及各种成分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相互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的变化,与原始采集的水样会有不一致。故在采样时,要做到能现场测定的尽量现场测定,不能现场测定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水样的过滤或离心分离等。采完样品后,应标识完备、记录完整,按规定格式填写好采样单,记录好采样地点、采样工况、采样时间、样品名称、水样性状、采样体积、最好能附上周围环境,工艺等资料,尽量完备一系列资料,确保有理有据,准确无误。最后在样品瓶上贴上标签,标注样品名称,测试项目等,且做好必要的防护,防止沾污及破损。为避免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污染和调换可能,样品采集进行保存后,应立即密封,放入自封袋或塑料袋中,袋口贴上易碎标签.
4.样品的运输及交接
为避免水样在运输工程中发生各种震动碰撞从而导致水样的损失和玷污,应将水样进行装箱并尽量固定位置,然后在箱顶贴上标签。需要冷藏的样品,按规定进行冷藏保存,同时在严寒天气,如有冻裂样品的可能性,也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样品完好。然后尽快运输至监测站或者其他检测公司。样品交接时应仔细核对样品标识包括核对样品名称、采样时间、样品性状、样品体积、样品数量、测试项目等各种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交接。如有相关表格要填写,按要求规范填写。
完成上述四项内容,送至监测站或检测公司的执法样品(水样)才算是合格的样品,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如果其过程中有任何一个步骤不符合规范的,均需要重新采集,移交。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中的环境执法样(水样)的采样的采集,保存,运输等均需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规范,以保证采集的样品真实有效,能客观,公证的反映环境执法事件中的环境污染情况,保证环境保护法律实施。
参考文献:
[1]秦东升.浅析水样采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J].科技创业家,2021(8)
[2]黄静.水样的采集和保存[J].西部探矿工程,2016,18(2)
[3]周琼.水样采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与自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