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

王贺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8期
131082198510030279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不仅促进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也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投资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有效运用BIM技术,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员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里德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针对建设项目的投入和费用进行准确的管控,有效控制建设方的建设预算,可以让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样就能在最小的成本下,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而BIM技术的应用给建筑行业有一次带来了革命,通过BIM建模,可以直接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工程量信息,在平台上实现造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因而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

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利用多种现代化技术,通过3D模拟各种工程信息,使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感受、更快速清晰地了解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应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建立3D建筑模型,使工作人员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图纸的内容,做好施工各环节的前期准备及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减少施工单位在物资、费用、人工方面的支出,减少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实现三维动态施工成本控制,即建立“3D模型+时间+成本”等模型,对施工现场的经费分配、施工进度、材料堆放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优化措施,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整个项目的科学管理,促进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有利于数据共享

在当前的造价工作中,工作数据一般使用Excel表格或Word文件进行保存,但是这些方式基本都是独立存在,而联网共享文档不是专门针对造价工作设计的,使用较为烦琐。一个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庞大数量的造价文件和其他工作文件,借助BIM技术可以建立专业的工程文件共享数据库,进行准确的定位查找,调取方便,而且每个得到授权的项目参与者都可以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保证数据及时更新。此外,若一个建筑企业利用BIM技术建立了工程项目的数据库,则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企业员工在面对新项目时,可以根据需求调用既往工程项目的通用数据,既能够减少工作量,又可以实现精准控制造价。BIM技术的造价部分还可进行自动折减,工作人员不必花费大量时间翻阅工程计算规范,可快速开展工作。

2.2有利于减少计算量

项目的工程量是决定一个项目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早期的工程中,工程量一般是人工计算,造价员对照设计蓝图给出计算结果,再根据定额进行预算,不但工程量很大,而且效率较低,难免还会发生错误。在应用BIM技术后,模型建立阶段就设置了各结构构件的几何属性,由软件进行运算,并且自动进行扣减,工程量的计算变得非常简单,且工程量计算结果还可以通用。在造价计算软件中进行导入与数据库管理,最终输出造价报表。这样不仅可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计算结果准确。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优化中的应用

3.1工程设计及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借助BIM技术的3D处理功能,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完成工程建设模型初步建设与展示。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多种模型横向对比和综合分析,BIM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造价指标落实评估工作,从而获得工程投资概算。而这种技术模拟性地有效应用,能够为工程造价决策提供一定参考。防止企业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信息支持,无法针对造价管理落实科学决策,影响造价管控效果。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通过现场勘察获取各项数据资料,而且需要充分考虑所需材料、技术和设备的信息,不断优化设计图纸,并完成工程造价的有效预估活动。虽然在工程造价方面,设计阶段的花费占比仅为3%,但对于工程施工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工程效益的影响甚至能达到70%。因此,设计阶段也需要通过BIM技术落实相关管理工作。例如,借助BIM三维立体模型审查和优化设计图纸,并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反复落实模拟实验,查看其中是否存在参数与规定不符、管路阻塞、施工异常交叉等情况,避免因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而导致频繁设计变更,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

3.2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建设成本,建设成本目标多以合同中的定价为依据,一般在项目结束或分部分项节点的工程完成后才对建设成本进行计算,但这些工作多为事后进行,无法对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施工计划只涵盖工程的数量和时间等内容,无法根据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和未完成量进行变更。此外,传统的项目施工安排多是由管理人员根据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来编制,必然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偏差。而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排根据实际结构情况进行编制,即使存在误差也非常小,不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BIM模型是3D建模,引入时间信息后成为4D模型,可以精确地显示各阶段、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使用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成本内容,成为5D模型,不仅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各阶段和分部分项的员工数量、设备种类、材料消耗等信息,还可以有效地进行事前控制,避免出现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的情况。当前常用的BIM软件,如广联达的BIM5D软件,可以通过绘制或导入BIM模型模拟工程进展,对施工阶段进行展示,直观地给出完成、在建、待建以及延误等信息,并进行管理和造价的估计。

3.3竣工阶段的应用

项目竣工阶段最大的任务就是竣工结算工作,但是项目结算时最大的弊端是数据资料不齐全,由于本次工程每一阶段都采用BIM模型进行监控与汇总,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结算困难等问题。利用BIM5D技术对该项目中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及中标价格等进行整理汇总,利用软件中三算对该竣工项目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同时可以根据可视化窗口找到误差分析。

3.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BIM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在应用上存在性能不佳的问题,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BIM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不仅可以调整及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目标,而且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整体施工水平。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员工确定与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且BIM技术可以建立模型,总结建筑工程所需构件数量和规格的详细信息。

结束语

工程造价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整体水平,但是工程造价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让不同时期造价管理的要求得到了满足。BIM信息模型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建立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数据共享平台,给信息传递带来便利。所以BIM模型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可以确保造价管理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给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犁,邓雪原.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构建[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02):25-29.

[2]王慧聪.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益研究[J].散装水泥,2022(01):54-55+58.

[3]杜巍.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1):60-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