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再造“城堡”

——幼儿沙构游戏的观察与分析

王莹
  
美文新篇
2022年16期
杭州钱塘新区江潮幼儿园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案例背景

两年以来,熟悉中三班的都知道,轩轩是班上的“问题”男孩,阳光帅气的外表之下却有着孤僻、自卑且常常伴有暴力行为的性格,不与同伴、老师交往和沟通,发生矛盾就地取材武力解决,渐渐地班上小朋友也都望之生畏。通过了解,轩轩的家庭是离异家庭,爸爸妈妈离异之前经常吵架、打架,有时还会迁怒于他。因此造成了轩轩如今的性格特点。但是自从接触沙构游戏之后轩轩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教师抓住契机,努力走进轩轩的内心世界。

二、案例描述

沙构场地

案例一:“沙漠之河”

在进行沙构游戏之前,轩轩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争先恐后地进入沙池,而是坐在位置上绘画起来。我轻轻走过去问:“轩轩,你在画什么呢?”轩轩:(低头,没出声)...“那你在教室画画,画完再出来好吗?”我继续问。轩轩:(继续低头设计,没有回应)……但是,等他画完之后便来到了沙池,只见他在沙池中间挖了一个圆圆的沙坑,将水倒进沙坑里面,很快水就被沙子吸收了。一一说:“轩轩,我来帮你吧”他瞪着眼睛说:“走开!”然后,他找来了一块塑料纸铺在了沙坑上面,继续往沙坑内灌满水,看着水没有被沙子吸收,轩轩脸上露出了鲜少看见的笑容,他往材料区寻找了一会,在他完成的“小河”里面投放了一朵鲜花。

案例二:向往的“城堡”

今天,轩轩来到了沙池区,没有开始挖坑造河,他开始尝试用沙子垒高,我轻轻的问:“轩轩,你今天是要建造一个新的作品吗?”轩轩抬头对我笑了笑继续动手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轩轩搭建的作品雏形已经出来,是一座非常精致的城堡。一一在一旁说:“轩轩你搭得城堡真好看,我能加入吗?”轩轩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他们开始点缀城堡。轩轩选择了很多植物种在了城堡的周围,一一连忙叫我:“老师,你快看,我们的城堡搭好了。”轩轩小声嘀咕到:“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城堡。”“要不要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搭建的城堡呀?”我问道。轩轩点点头,说:“我希望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住在城堡里!”

三、案例分析

轩轩对于沙池的建构充满着自己的想法,每次进行沙构游戏时也非常开心、和善。一直以来,轩轩对于搭建“沙漠之河”情有独钟,但当一一发出加入游戏的请求时,他瞪着眼睛说“走开”,但是脸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后来,当他搭建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尝试搭建城堡时,一一加入游戏的请求竟获得了轩轩的“点头”。从平行游戏到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转变,很好地见证了轩轩内心的巨大转变。

1.沙构游戏:放松投入建构

沙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有过玩过沙子的经验,对于幼儿来说,沙子就像是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幼儿自发的进行游戏,幼儿可以在沙池中尽情的搭建自己所想、所需,而玩沙也没有太多的艺术技巧,没有对与错,因此他们会觉得非常的自由,没有约束,在这种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轩轩平时缺少和别人交往的机会,利用玩沙的契机打开自己,轻松自在地投入沙构世界,正是他喜欢沙构游戏的原因。

2.游戏材料:呈现内心世界

沙构游戏与其他游戏最大的差别就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选择不同的材料,创设不同的“世界”,每一种材料都有其不同的寓意,通过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分析出幼儿有怎样的内心世界。美国心理治疗师在《沙游治疗》中指出,水是生命的基础,也代表着再生。在轩轩的沙构游戏中,曾不止一次的建构沙漠之河,他的内心对于父母关系的破裂,家庭的破裂有着毁灭性的影响,无论是河里的花、城堡、乃至围满城堡的绿植都代表着他的内心渴望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相亲相爱的父母。

3.再造世界:治愈残缺心灵

在这个再造世界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体验并改变,能够合作和分享,在创伤得到化解之前,需要他们将自己的体验与创伤具体化、客观化。如果不是沙构游戏,我们很难走近、了解轩轩的真实内心世界,在沙构游戏中轩轩也不再具有攻击性而是尝试与同伴交往、合作。在沙构游戏中我们看到的轩轩只是个单纯、简单渴望幸福的孩子。

在整个沙构游戏过程中,轩轩从渴望再生到“重生”,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从抵触到接受,也让轩轩从不幸的家庭走出来,有了新的精神寄托。“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沙一世界”,相信轩轩一定能越来越积极、勇敢地面对,接受他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