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

向治成
  
美文新篇
2023年1期
常宁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湖南 421500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工匠精神的深入人心,国家大力提倡中职学校的加速发展,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文化、主实干和专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本文就当前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结合具体的问题给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教学

引言: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中职学校的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专业课不仅可以有利于农业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有效的利用到以后的实践当中,为国家的农业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1相关概念

中职学校的全称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学生毕业之后属中专学历。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毕业后所进行的相关职业培训,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它主要分为公办中职学校和民办中职学校,当前的中职学校以民办学校居多。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

2现阶段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在教学中存在的明显问题

2.1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学校所指定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随波逐流,而且丝毫提不起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2教师在专业课的内容选举和教学方法掌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师在内容上一般依据教材进行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一般属于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对于基础好想进一步提升自我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是过于简单的,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很薄弱的学生来说,又过于的难。所以从整体上分析,教材内容的讲解,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从而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般采取传统的教授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学生在这种很被动的填鸭式教学环境中学习,学习效果出现分层,学习气氛相对压抑,导致学生对农学专业课也提不起兴趣,最终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轻实践而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讲解中,教师的讲解主要围绕理论进行,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几乎没有或者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强,而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更有甚者是理论知识过于纸上谈兵,一旦遇到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就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而有部分中职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师虽说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的机会,但也只是流于形式,其实践操作与技能的提升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从根本上没有达到实践的最终效果。

3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相关策略

3.1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农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改进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学校还要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训练,并组织相关的实践能力提升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农学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就会遇到不懂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3.2重视方法的提升

在中职学校的农学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发的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在理论指导方面,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拓展,并创新出适合自我学习特点和学习程度的新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复习方法等等。或者教师在教授学习方法的同时,给学生列出内容大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进行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会有质的提升。在技能提升方面,浇水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巧、方法,并学会总结技术性规律。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具体的实例示范中,使学生结合目的,着眼方法,学生在一步步的实践操作中,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并运用在操作当中,同时在实践中教师也应进行及时的指导。避免学生操作方面的失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中职教师在讲授农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引出疑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学生接收到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点,进行一步步的推导,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进行一步步的指引,从细小的思维空间中,拨开云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问题,可以适当列举一些与农学专业课的内容相关联的实例进行问题的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辨别能力。

3.4有效运用当前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环境进行现代化教学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各种学科和各大院校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当前的教学中。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也应当完善信息技术设施,去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学生运用当前的科学技术中的用动画、影片和声音内容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震撼,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更愿意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同步进行学习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技能操作方面,学校可以搜集有关农学的各类技能视频资料,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可以直观的融入到实际的操作环境中,并在视频中解决与理论脱节的部分,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

3.5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与实践有效融合

中职学校农业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不能只注重理论或者只注重实践,而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联系理论,在理论中升华实践能力。比如:农学方面需要涉及到显微镜下的细菌菌落的分布情况,运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达不到实际效果,这时候就可以在实验中完成相关理论,将显微镜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学生在既有的直观感受层面,在进行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加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另外,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因学校的实验室有限,且实训基地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学校要大力解决这些在实践方面的矛盾。以学校为主办方,积极的与相关农学的企业或者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不但解决了企业或者公司的用人危机,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制造更多有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一举两得。

结束语:

总之,中职学校在农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提升方面,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用自身所学,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掌握实践方面的各种技能,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颜霞, 苏保, 兰晓花. 浅谈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2]黄淑丽.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教学效果[J].中国培训,2020(03):72-73.DOI:10.14149/j.cnki.ct.2020.03.035.

[3]浅谈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一卷.,2016:406-407.

[4]刘芳. 浅谈中职农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途径[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20, 009(008):P.151-151.

[5]宋艳梅. 提高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教学效果的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