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简论秦腔《古城会》关羽的人物特点

杨晓龙
  
美文新篇
2022年33期
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 甘肃 兰州 730099

戏曲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艺术与时俱进,将舞台变演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戏曲表演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众多的艺术元素和新鲜血液。而中国地方戏曲足有四百多种,采众家之长,立一家之体,是戏曲演员立足于地方戏曲舞台,展示个人艺术诀窍,博采众长,择需吸收,独树一帜。

秦腔《古城会》主要讲刘备败于曹兵后,投奔袁绍,留下妻妾让关羽保护,而关羽有被曹军围困,张辽以义劝说,关羽才暂时答应投降曹操,而且放下誓言,如若知道皇叔去处。即刻追随,不日便知刘备去向,立刻保护两位皇嫂往古城走来,有得知张飞也在古城。喜不自禁,急忙前往相会,张飞因关羽久居曹营,怀疑关羽投降了曹操,不许关羽进城,并出城责备。关羽正与自己表白时,秦琪的舅舅蔡阳率军追来,张飞更加怀疑,于是关羽杀了蔡阳以表示自己对兄弟的一片赤胆忠心,张飞知道错怪了二哥,刘备也出面讲情,误会解除,兄弟重聚相聚。

本人有幸排演了这出高难度的折戏《古城会》,通过十多年的舞台实践和理论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没有大舞台,只有小角色,戏中有文,文中有戏,”戏曲包罗万象,意境内外联通,虚实结合,艺术真的博大精深。塑造一个角色并不困难,然而要在舞台上创造兼具“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舞台形象并非容易,需要通过搜集原形素材,解释人物特征,在史实的基础上根据戏曲特色、角本立意思时代主旋加以创编,通过对于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以及愚教于乐的舞台处理,使得作品挖屈更具有大众化、通俗化、艺术化。我扮演过很多戏曲人物,有古典戏,也有现代戏《柴桑关》《八大锤》《徐策跑城》《坐楼杀惜》《临潼山》《大战红桃山》《古城会》等等,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人物内涵丰富饱满。而《古城会》中的关羽,表演和一往角色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关羽的造型深入人心,不论从历史人物到群众的流传,还是从清朝内延到“四大徽班”的舞台上,都是被供奉为“帝君”“门神”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身穿绿袍金甲,蚕眉凤眼,五绺长髯威武形象。而且关羽表演和一般扎靠老生不同,要有特殊的工架,身段,台步,程式动作和表情以及唱腔。既不同于一般老生唱念做,也不同于花脸的表演法,要求浑厚高亢,但是不能像花脸那样猛,也不能像老生那样秀气,因此,关羽必须要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接下来我将把我所理解及饰演关羽舞台上的点滴简述几点: 一就是扮相,关羽扮起来必须要有威风凛凛的英气,泰然处之的大气,气宇轩昂、高大威猛的睿气,勇武刚强,具有威严震慑的正义之气和美感。要有目空一切的傲气,有独步天下的霸气。台架洒脱、稳健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雄姿英发,尽显关羽的英武毫迈,动作优美流畅,执刀捋须时有一种雕塑美。

关羽出场“亮相”也很特别,一出场就是一个高大的艺术形象,也是个头彩,左手提斗篷,右手持马鞭,步履稳重由慢到快在一个四击头中完成。是为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要求演员从动态转变为短时静态的表演程式,其瞬间的造型极具雕塑一般的静态美感,讲究其深韵,神韵。把关羽的威武庄严、骄傲自满、刚愎自用、英勇不屈等性格,都表现出来了。正是通过“做”来刻画了这个人物。

民间“关羽不睁眼,睁眼必杀人”虽然有点片面话和神化色彩,但是却间接说明关羽的亮相及造型离不开眼神的配合。综合关羽的历史性、文学性、传奇性,很多前辈在饰演关公时,大都采取八分闭两分睁的处理手法,不是说非要刻意保持,更重要的是要在饰演的过程中体会神韵,掌握眼神的运用,要给人一种虽闭眼却仍能感受到演员的眼神仍在注视四周,合情合理的运用闭眼的奥妙,既在特定的情况下忽而怒目圆睁,如同神降的戏剧效果,如,张飞将关羽拒之城外,关羽人困马乏,迫切想进城,张飞再三嘻弄,无奈间蔡阳为给其舅舅报仇率兵追杀而来。关羽决心怒斩蔡阳以释张飞怀疑,立竭的关羽猛提刀高喊“马童”骤然双目张开,眼神锐利,在静场的情况下提刀的姿势保持不变右手上下抖刀,随着抖动刀身铃铛叮铃作响,其中持马鞭这一动作,和老生、武生有所区别,手臂外展略微向后,鞭头微向上,持鞭的大拇指保持直立,挺胸立腰以凸显人物伟岸,沉气增加人物的分量。将战场萧杀狰狞的气氛得以展现。再转身提刀高喊“杀”字突然闭目,将关羽神勇果敢展现的淋漓尽致,针对抖刀这一处理手法是秦腔中很美的桥段,也是秦腔所独有的,既粗狂与人性化合二为一,将地方戏秦腔的特质加以呈现。再如斩蔡阳时,转身劈刀将蔡阳斩落马下,做捋须扬刀回看蔡阳人头时,在抖须的过程中眼睛怒目圆睁,眼中光华四射,待亮相一毕骤然闭目,将关羽神秘与威严的造型展露无遗。

二点,主要简述关羽的台步、身架、道具等,趟马是戏曲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员通过一套程式动作,身段、台步、配合锣鼓节奏利用手中的马鞭和各种虚拟的动作,表现人物在马上奔驰的姿态。而关羽一凝眼、一捋须、偃月刀背后一戳,都要有雕塑般的感觉,能够给人美感,而且很有讲究,不能在舞台上随便乱动,不能太灵活,要形成独树一帜的舞刀风格。如:归门背刀、迈步扬刀、回马刀挑、扭身抱刀、拦腰斩断、走马回刀等等,体现出关羽庄重之美,彰显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和民间民俗的文化蕴涵。演关羽演员要有一定的阅历和人生经验积累,实践多了才有厚重感,凝重感、才能驾驭关羽这一人物形象。脚下的圆场、腿上的功夫、起打干净利落,轻盈蹁跹,勇猛稳准,如关羽见张飞紧闭城门苦口哀求,张飞允诺三通战鼓助威的三个亮相极为经典,头通鼓双手持刀向左转身翻刀刀刃朝上,二通鼓做倒折柳动作,右手路捋须左手扬刀,三通鼓大刀花撩刀转身一周,刀攥杵地背刀弓箭步,左手揽须做归门背刀,这些程式动作不是因戏曲而做,恰恰是以关羽这个人物特点为准绳,不动则如千钧泰山,动则如千里本雷。来演释关羽这个历史人物,在舞台上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突出的塑造了关羽身上的勇、义、忠、智、信、傲庄重之美。

如果说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典型性乐章,那么关公戏就是这个文化符号上最富有活力和内涵的一个符号,它集戏曲文化、武德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等多种文化行态于一身的展示,演关公学关公,学的是关公的精神品质,学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学的是在无行中融化已身的内在文化。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