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母猪产后疾病中兽医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母猪生产后会出现体质变差,伴随产后疾病,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养殖户可能会遭受较大的损失。在治疗和防治过程中,应用中兽医治疗方法能够控制治疗成本,保证治疗效果。作者从中兽医角度出发对母猪常见产后疾病防治工作进行介绍,同时总结了加强疾病预防,保证母猪产后恢复的有效方法,希望推动中医护理在母猪产后中的应用。
关键词:母猪;产后疾病;中兽医治疗
克什克腾旗占地两万平方千米,属季风气候,年均温度3摄氏度,平均降雨量375毫米,耕地、林地、草牧场面积大。克什克腾旗为了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绿色转型,开展了一系列的产业布局。为了保证生猪养殖,减少生猪疾病,加强生猪生产工作。在母猪产后疾病预防和护理中,中兽医治疗取得了较大成果,有效保证了养殖户收益。
1常见病症防治
1.1母猪产后不食
有些母猪在分娩后会出现身体疲劳、敏感应激等症状,同时也会出现不进食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怀孕时,对母猪的喂养方法不当。从而引起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乳腺炎、阴道炎、泌乳等,以及消化道疾病,这些都会导致母猪不进食。母猪在生产时过度疲劳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体质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母猪的食欲。而且在怀孕的时候,如果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太过单一,会对母猪的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母猪产后进食能力差,因此,兽医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例如,由于高温造成的不进食,饲养人员可以将饲养环境的温度降下来;对于因营养不足而导致的不进食问题,饲养人员应给予病猪适当的维生素;对于关节肿大、缺钙不进食的母猪,可向其注射5ml维丁胶钙;对于产后不进食的母猪,可以给它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安钠咖注射液、葡萄糖、维生素C等。对于因感染而不进食的母猪,要对症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和干酵母。
1.2母猪带下
母猪生产后如果喂养不当,会导致湿浊滞留,生产后包衣滞留在胞宫。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及时地清理淤血,或者是消毒处理不正确,都会导致公母猪在交配的时候出现带下的问题。母猪产后的带下问题主要是由于阴道内有白色或棕色的粘稠液体,这种粘稠的液体会弄脏母猪的后腿,导致母猪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同时母猪的体味也会变得难闻。如果是这样下去,母猪的发情率就会下降,母猪的受孕率也会下降。
以下是一个解决母猪带下问题的案例,以作参考:一头母猪在分娩后,体温迅速升高,同时分泌出带有腥臭味的红褐色粘稠液体,这种液体会从阴道中排出。为此,一位兽医用20毫升氨基比林和一定剂量的青霉素与0.05%高锰酸钾水溶液混合,及时清洗母猪的子宫,并每日两次,持续5天。在母猪和幼猪的病情没有改善之前,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将栀子、赤芍、生地、大黄各30g,地肤子、车前子、猪苓、归尾各15g,桃仁、甘草各12g,地丁10g混合在一起兑1.5 kg水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服用第二副药后,母猪不再有黏液出现,仔猪的病情也有所改善[1]。
1.3乳房炎
乳房炎是指处于哺乳期的母猪在喂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喂养环境太潮湿,或者在哺乳过程中被仔猪咬破了乳头,从而造成了乳房炎。乳房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硬的肿块,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情况。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等情况。
可以选用散瘀止痛的药物。选择通草40克,青皮35克,穿山甲30克,金银花65克,当归40克,连翘40克,二花20克,黄芩45克,牛蒡子35克,白酒100ml,混合均匀,与饲料混合后喂猪。
1.4母猪闭尿
母猪分娩后会出现闭尿的情况,即产后10天之内,母猪的尿液会残留在膀胱里,这会使母猪的体质和腰部的功能受到影响。有关人员可以将导管插入母猪体内,然后进行引流。母猪产后气血较弱,引流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插入期间母猪会感觉到疼痛,可以使用润滑剂来减轻母猪的疼痛。在母猪分娩前给母猪喂食流质饲料,可以促进其身体恢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采用20克黄芩,30克木通,15克甘草,5克茯苓,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用大火煮30分钟,然后熄火。将配制好的药剂和母猪的饲料混合在一起,每天给母猪喂食一次,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一般情况下三天左右就会有效果。
1.5产后缺乳
在母猪分娩后,奶水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很普遍,会影响到母猪的母乳喂养,以及母猪的恢复。有关人员要做好母猪产后的催乳工作,多喂一些能促进催乳的食物,可以帮助母猪快速恢复精力,并能有效地喂养小猪。在母猪分娩后,由于体内分泌的激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保证母猪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选用50克柴胡,25克甘草,100克当归,50克广皮,75克白术,100克黄芪,70克党参。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煮三十分钟后关火,混合在饲料中每天给母猪喂一次,有利于母猪的恢复。也可以选择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25克,山甲10克,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用大火烧开,文火煮半个小时,给母猪灌服,3天左右可以缓解缺奶问题[2]。
2注重防治工作
2.1关注科学的营养搭配
母猪分娩后,为了使母猪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体能,应合理地进行膳食搭配,以达到科学喂养目的,从而使母猪早日恢复。兽医要根据母猪分娩后的饮食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地进行膳食搭配,提高母猪的体质,避免母猪产后恢复迟缓。由于母猪的生理结构和人比较相似,所以饲养人员要让母猪保持良好的产后情绪,并能有效地引导母猪分娩后的身体恢复,避免母猪发生产后疾病。相关人员要用优质饲料喂养母猪,增加母猪的食欲,使其在分娩后尽快恢复。同时还要根据母猪的产后饮食计划来进行营养搭配,防止母猪在分娩后出现疾病。相关人员要对母猪的日常饮食进行动态的分析,以提高母猪的产后恢复能力,使母猪从分娩后的不良状态中得到及时地调整和恢复。
2.2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在市场上,部分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采用催产法,以使母猪早日分娩,无形地损害了母猪的健康。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质量的监督,以保证市场交易的正常运行,定期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并将母猪生产后的管理质量进行调整。要随时监测母猪分娩后的饮食和排泄情况,以便饲养人员及时掌握母猪分娩后的各种病症,及时给母猪注射营养液,帮助其恢复。另外,还可以邀请专业的中兽医,在母猪食欲下降时,可以使用营养液提高母猪的产乳量,为仔猪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监测母猪生产后发生的各种病症。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对母猪进行产后保健的意识,以提高母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2.3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母猪产后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每天对猪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每天监测猪群的生活状况,记录每只猪的呼吸频率,直接观察母猪睡眠姿态,了解其食欲和毛色变化,并对猪圈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措施,保证猪圈的良好通风[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母猪产后疾病防治重点在于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所以养殖人员要熟悉各种产后疾病症状,第一时间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保证在最佳治疗期开展中兽医治疗。同时,要加强护理工作重视程度,减少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温晓丹.母猪产后疾病的防治[J].新农业,2022(14):66.
[2]焦绪国.中兽医对母猪产后疾病的分析[J].当代畜牧,2022(04):93-94.
[3]邓阳,石湉.规模猪场母猪产前、产后的管理[J].四川畜牧兽医,2022,49(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