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及现状
摘要:岭南文化是浩瀚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里面一颗耀眼的明珠,广东流行音乐则是这颗明珠上耀眼光芒的一部分。广东音乐是广东省2010年评出的“岭南十大文化名片”之一,由此既可见其在岭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能想象得到其在岭南民众中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本文将对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借以探索其未来的发展道路与方式。
关键词:广东流行音乐;发展;崛起
一、广东流行音乐的启蒙与发展
岭南文化是浩瀚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里面一颗耀眼的明珠,岭南原创音乐自然而然就是这颗明珠上耀眼光芒的一部分。广东音乐(岭南原创音乐)是广东省2010年评出的“岭南十大文化名片”之一,由此既可见其在岭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能想象得到其在岭南民众中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广东流行音乐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以来重大历史文化成就之中,一种具有重大商品意义和艺术性的民族文化产品。
在我国的音乐发展进程中,粤语音乐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引擎和桥头堡的作用。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省给国内流行乐曲发展所带来的新思维和新经验,是中国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毗邻港澳给广大流行乐曲的发展思维也提供了诸多方便,从改革开放开始,广东省音乐就一直没有停下过发展的脚步,很多新颖的音乐想法也是在广东省主流音乐界中出现的,正是这种新颖的想法推动了我国音乐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音乐的迅速成长,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广东流行音乐是代表广东音乐的一面旗帜,而广东音乐,又是代表岭南文化艺术的三个部分之一(另两大部分为潮州音乐和客家音乐),同时也是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的主要底蕴。身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音乐有着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广东省传统乐曲和岭南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根同源,在有着非常浓厚的岭南地区特点和强烈的地方民族风格的土壤上,强烈的兼容性与巨大的开放性是广东流行音乐与其他地域性音乐最显著的区别!
谈到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不得不说这样两个名字:陈小奇与李海鹰。毫不夸张地说,广东流行音乐能成为今日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二位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陈小奇和李海鹰,是上世纪末岭南主流乐坛名副其中的代表人物。凭借着《涛声依旧》《九九女儿红》和《大哥你好吗》等红遍国内的金曲,陈小奇变成南国优秀的流行音乐人;而凭借着《弯弯的月光》《七子之歌》和《爱如空气》等脍炙人口的金曲,李海鹰变成跨界歌曲名师。他们都在广东流行音乐的版图上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和力量。
除此之外,一脉相承,血乳交融的粤港文化为广东流行音乐的萌芽提供了种子与土壤。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刚一打开,带着新鲜气息的粤语流行歌曲瞬间便在广东的街头巷尾响起。港式粤语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符号,它在广东的遍地开花催生了广东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广东乐坛刮起了巨大的港台音乐翻唱风,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风带来了紫罗兰轻音乐流行乐队的诞生。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流行乐队。之后,岭南大地上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星星点点风格各异的音乐茶座应时而生。这些音乐茶座在社会层面上奠定了广东流行音乐的群众基础,带动了广东流行音乐的创新萌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就是广东流行音乐的萌芽阶段。
广东流行乐坛一边模仿港台流行音乐的发展模式,摸索前进;一边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另辟蹊径。广东流行乐坛一直在努力往前,与之相对应的包括在那个时代各项歌曲大赛纷纷涌现,一些相当数量的原创音乐走向市场,就在这样的发展道路上,广东流行乐坛实现了产业化的运作。
之后,伴随着“文化北伐”的兴起,广东流行音乐逐渐达到了一个高峰,达到了一个有可能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一九九三年,广东流行音乐界双子星之一的陈小奇,带着甘萍、李春波、陈明等签约艺人北上“拜码头”。第一个站是上海市,可上海市人却不怎么搭理。而第二个站则是北京市,情形也迥异。开台宣传会当天,现场来了一百多家的新闻媒体,而第二天,铺天盖地所有的新闻媒体也都发布了相关消息。在一九九四年,南京经济电台也举行了《光荣与梦想演唱会》,并分别请南北方地区的艺人来了一场唱艺对抗。在香港出动了四家著名唱片公司的强大阵容如陈明、毛宁,在北上的也有那英、老狼等人。文化北伐以及南北会战使得广东流行乐坛的声誉迅即蔓延,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奠定了其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地位。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广东流行音乐终于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此刻,已不再是南北对竞之势。当时,国内最好的流行歌手,包括杨钰莹、毛宁、林依轮等均汇聚在广州,而广东流行音乐的优秀作词之一的陈小奇,其一直就居住在广州,并从1983年开始创作了近200首优秀流行歌曲,其部分作品曾分别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鹰奖”、“中国十大金曲”等各类奖项。有优秀的音乐人,超一流的歌手,再加上得天独厚的音乐环境和市场氛围,此时的广东流行乐坛,可以说是中国流行乐坛的执牛耳者。
一个又一个第一铸就了广东流行乐坛曾经无与伦比的辉煌!
二、粤语歌曲在广东流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粤语流行歌曲催生了广东流行音乐的萌发,是广东流行音乐的基础,也是广东流行音乐的中坚与核心力量。粤语流行歌曲兼具旧上海时代曲的风貌特点与西方流行音乐的多种音乐元素,再加上粤语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因此获得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其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代表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前沿水平,是流行乐坛一道不可抹去的独特色彩!
粤语流行歌曲的音乐旋律根源于粤剧粤曲,从它的地域范围、文化属性及音乐特性来看,粤语流行歌曲很明显地具有岭南原创音乐的特性与气质。语言与地域符号表明粤语流行歌曲是广东流行乐坛的一个重要分支。粤语流行歌曲在1971年12月以“开山鼻祖”许冠杰的一首《铁塔凌云》正式亮相乐坛,打开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大门,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到上世纪80-90年代,短短十来年间,其很快就达到了鼎盛时期,风靡一时。香港歌坛巨星如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等,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为内地歌迷所知晓。而香港著名词人黄霑更是以高产而令听众钦佩不已。粤港众多音乐人为促进粤语流行歌曲的影响力和促进新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则,盛极而衰,粤语流行歌曲在短短十年间便攀上了顶峰,随即便衰落了下来。时至今日,粤语流行歌曲在中国乐坛早已不复当日盛况,从某种意义上已从当时的主打沦为补充与附属!
三、大数据下广东流行音乐的现状与趋势
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广东依然是全国各方面的排头兵、先行先试者。广东流行乐坛尽管盛况不再,但我们也不能说它已经走向了衰落。谁也无法否认,新时代的广东流行乐坛依然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坚力量。陈小奇、毕晓世等老辈南派词曲人依然还在这个江湖。目前而言,我们只能说广东流行音乐似乎已经进入了蛰伏期,由高潮进入了低潮。
之所以说广东流行音乐进入了蛰伏期,我们可以从粤语流行歌曲的当下略见一斑。粤语流行歌曲因为产品单一,音乐缺乏创意已从当年的主导地位沦为当下的附属。整个岭南原创音乐亦是如此,广东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广东流行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其走向低潮。新时代下,很难找到岭南原创音乐的新亮点,相反,其融合欠缺,创新不够,倒是处处可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优秀的作品面世是岭南原创音乐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东流行音乐进入蛰伏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新生代音乐人都还处于成长发展期,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可当大纲者。优秀的老一辈广东流行音乐人之后,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依然还在培养之中,老一辈与新生力量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人才层面青黄不接,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创作人才和优秀作品出现。后继乏人,无论是艺人还是创作人才都严重欠缺,这是广东流行音乐在新时代大数据下谋求新发展的一个硬伤。
另外,伴随着中央所提出的“大湾区”战略构想成为现实,从广东走出去的一批老牌歌手相继喊出了回归的声音,包括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杨钰莹以及其他优秀歌手等。回归与新生,意味着广东流行乐坛已经开始重铸昔日光辉。
四、广东流行音乐重返乐坛高峰的途径
岭南民间流行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广东流行音乐坛的音乐艺术家们,只要肯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完全能从中汲取艺术灵感,挖掘出取之不竭的音乐元素,从而创作出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因为好的作品好作品一定是沾泥土带露接地气的,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反映他们的心声的。而物质生活早已“高大上”的广东,无疑有非常适合此类作品生存的土壤!
往后,广东流行乐坛的文化艺术专业人士需注重将创造性转化为创新性发展,创新创作、表演专业技巧、专业技术。具体的如创作手法、编配包装等等。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务须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作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保证对流行音乐艺术方面的经费投入,在新时代的环境里创建创立网络高科技数字化的相关音乐艺术平台。另外,政府还需要与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整个流行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中积极引领,助推发展。
综上所述,在多途径、多方面的革新发展和有效举措下,凤凰涅槃,广东流行音乐重返乐坛高峰将指日可待!
五、结语
广东流行音乐是岭南文化里面一颗光彩夺人的钻石,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就其发展趋势而言,很显然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传承、推动,我们的音乐艺人与创作者,需要向传统和民谣学习,向西方优秀音乐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如此,才能不枉它在艺术天地里的瑰宝作用。
参考文献:
[1]伍福生.《广东流行音乐史》[M]新世纪出版社。2009
[2]欧阳齐.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神州民俗·上半月2014.06
[3]黄日进.广东音乐之现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
作者简介:王文瑛,广东省江门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门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