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索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双减政策,要求各阶段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地降低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背景下,各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上,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认知视野的提升与拓展。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进步历程中非常关键的衔接和过渡阶段,物理学科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虽然自身思维抽象化特征逐渐显现,但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呈现形式的形象化依然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这一阶段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以及认知视野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性意识和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地提升成了教师探索的重要方向。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教师创设更加丰富的知识呈现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从多个角度切入为学生剖析物理世界的内涵。
一、丰富知识导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导入环节作为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调动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其形式的多元化和内容的丰富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阶段学生自身认知范畴较小学阶段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依然高涨。教师在进行知识导入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成长认知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另辟蹊径,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切入,借助各种教学辅助设备,不断地丰富知识导入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铺垫新知识的导入。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初中物理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内容丰富的知识导入来不断地点燃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探索兴趣。譬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探索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知识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传播线现象,比如极光、折射等,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吸引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并在过程中恰当地引入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容,实现学生思考和探索方向的顺利过渡。在丰富的知识导入设计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了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习的主动权。
二、创设多元化形式,深入解读知识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树立,不仅对教师教学理念认知提出了要求,更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探索更加新颖的知识呈现形式,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更加有效的辅助。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衔接性,对于教师教学形式设计的多元化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初中物理学科作为学生综合认知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知识内涵的深入解读是非常关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学生成长特征之间建立一定的链接,并且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出多元化的知识探索形式。譬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串联,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性。在学习“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学情,设计出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设计出更加契合的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知识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内涵的深入解读时,还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形式,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为前提,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创新实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教育改革进程中对于学生自身实践探索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立足于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探索机会。物理学科作为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窗口,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传统教学理念下,很多物理实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展开,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教材文字中。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开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展开高科技的物理实验探索,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结果的掌握。譬如在完成“压强”这一章节中包含的物理实验探索时,为了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还原的特性,在课堂上通过投影设备来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实验过程,甚至还可以通过编程设计,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在实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出绿色实验材料、生活实践探索等更加常见的知识探索形式,夯实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指明了方向,更成为教师创新教学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前提下,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形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教学有效性提升对于学生自身成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延花.“双减”下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亚太教育,2023(01):145-147.
[2]唐海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