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智融合下建筑施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调研与分析

刘藜 温晓慧
  
秋山文苑
2022年32期
青岛理工大学 管理工程系 山东青岛 266033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数智融合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对其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提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了数智融合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岗位新需求和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数智融合;建筑施工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

0 引言

数智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移动化为主要特征,是信息社会、数字时代的概念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启动了新工科建设,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智能建造是结合设计和管理实现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利用物理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工地,对工程建造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智能建造技术主要涉及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国家2020“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数智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实现智慧化生产、经营、销售和服务创新。面向数智化时代带来的新要求,有很多机遇可寻,除了服务国家战略,更要主动对接地方发展,对接地方重点发展的建筑施工产业,强化新技术、新思想赋能,通过充分的市场和企业调研、分析和预测,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坚持数字化发展与智能建造,不断调整企业政策来适应新环境的挑战,加速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研究企业在数智融合下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为相应的人才准备打下坚持基础。

1调研基本情况

1.1调研目的

为了解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数智融合下的新发展变化,我们对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岗位设置进行研究,探究了新发展需求下所需要的新岗位变化和设置要求。同时,了解建筑施工企业新岗位设置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对人才发展需求,培养和储备未来所需的人才提供方向。最后,通过调研和分析,形成数智融合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的调研总结,为行业内相关企业探究数智融合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同时为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2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包括天元建设集团、中建一局、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

1.3调研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法,由调研对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企业负责人,通过扫描二维码以在线方式填写问卷。此外,还通过实地走访部分当地企业,与相关的人员进行现场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岗位结构变化、人才需求情况、对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

2调研结果分析

2.1调研企业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研的国有企业占70%,私营企业占17%,民营企业占13%。其中施工综合资质的占有55%,施工总承包序列资质占有39%,专业承包序列资质占有2%,专业作业资质占有4%。随着数智融合的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数字化和智能建造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根据住建部行业调查研究,智能建造人才缺口每年约为30万人,企业的人才需求远大于供给量,主要集中在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装备等领域。

目前建筑行业总体的工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相对较低,但劳动强度、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却较高,与先进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融合不够,智能装备较为不足。

2.2建筑施工企业的新发展变化

传统建筑业的工作环境差、危险系数高、劳动力负荷大,很难吸引到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十分常见。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例如“双碳”计划等,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建筑行业也积极将人工智能、机器人、5G、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这些新场景应用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很多新发展变化。

2.3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岗位设置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发现施工企业目前不止有管理人员、设计师、技术员、预算员、资料员、施工员等这类传统的基础岗位,还有数字建造师、数据分析师、智能造价分析师、AI数据分析师、智能设备远程操作岗、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师、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这说明建筑施工企业在数智融合背景下衍生了很多数字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新型岗位。

2.4建筑施工企业的岗位变化情况

在数智融合背景下,为了满足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和对岗位设置产生的新变化,我们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在新发展需求下的岗位与传统的施工岗位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依据图1中的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开设的业务板块中智能运维与管理、高级项目管理、平台开发、智能施工设备设计和研发的占比比较高,这说明在数智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新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的需求较为迫切。

在企业新出现的岗位中,数字化建模师岗位占了49%,数字化管理师占了23%,数字化建造师占了45%;传统岗位中,建筑施工建造相关岗位占比最高为85%,建筑施工管理相关岗位占比69%,建筑方案规划设计相关的岗位占比64%。这说明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数字化建筑设计的需求上涨的趋势要快于数字化管理岗位的需求,这也侧面论证了依靠人的经验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的经验逐渐被智能化设备所代替。

2.5新的岗位变化下所需的人才

整体来看,新型岗位变化下的人才既需要具备建筑工程师具有的技术能力,还要具有智能的复合知识结构能力,能有效保证其从业能力的宽泛、综合,既可以适应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可以适应新房地产、BIM咨询、建筑机器人研发和绿色建筑等建筑业新技术单位。

通过资料分析,可以总结出表1我国的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根据我们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调研分析,可以发现在建筑施工企业新的转型、岗位升级下,行业内需要的人才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要求在本身建筑的某个专业领域精通,同时能够兼顾建筑信息化、建筑工业化、建筑智能化、BIM技术及其应用等某一领域的垂直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求量很大,是智能建造企业发展的必备型人才,可以通过外部招聘获取。

另一类是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在熟悉整个项目管理的同时懂技术、会算法,能了解整个系统工程运作流程的人才,这类人才需求量并不算很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很高,是不可或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2.6新岗位下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了很多专门的智能建造相关岗位,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对岗位人才的能力需求有升级变化。在智能建造的行业发展趋势下,有不少企业的岗位对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掌握原有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懂数字化工具及平台的运用,能利用各类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解决原有岗位的核心业务问题,提高效率,能擅长利用BIM设计、智慧工地、大数据、物联网、装配式等至少一项的新技术。

根据调研的新型岗位,具体分析以下需求较大岗位相关人才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1)对于BIM建模员来说,需要具备建筑工程BIM建模能力、安装过程BIM建模能力、多专业模型集成应用能力、BIM模型维护管理能力。

(2)对于BIM工程师,需要具备建筑工程BIM建模能力、安装过程BIM建模能力、多专业模型集成应用能力、BIM造价应用、BIM施工组织设计应用、BIM协同管理、数字化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

(3)对于智能建造师,则需要具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应用手段,熟悉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消防等相关应用,具备智能化设计、智能化施工与管理、智能化运维等能力。

2.7岗位人才需具备的素质要求

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对不同岗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首先 ,需要具有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团结写作的品质,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其次,思想正直、为人坦诚、坚持原则、持重宽容;具有职业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和工作能力;具有克服困难、拼搏进取的精神。最后,还要具有数字化战略,即大局观、前瞻洞察、统筹规划;数字化思维,即概念思考、系统思考、数据敏感等;数字化执行,即结果导向、在线协作、灵活应变等;数字化创新,即开放包容、突破创新、持续学习能力。

3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对策与建议

3.1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建造的持续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智融合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相关岗业对企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单一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对接企业发展需要,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智能人才奠定基础。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了解到,建筑施工企业每年对应届生的需求量超过100人的高达1/4的比例,其中有69%的企业都愿意与高校在智能建造方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除此之外,为了更快的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还应该开展“校企合作”、“岗位实习”等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大赛等,不断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4结束语

推进数智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它对于推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向建造强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要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加强推广应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借鉴目前的智能建造成功试点的经验,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数智融合是数字化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结果,其人才培养也应当采取创新的方法。企业应当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共同培养既掌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又能适应建筑产业变革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智能建造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蓉.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2016.

[2]刘占省,刘诗楠,赵玉红,杜修力.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建筑施工学院,2019.

[3]丁烈云.智能建造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2019.

[4]王荣,杨龙龙.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的思考[J].2019.

[5]刘清涛,叶 敏,顾海荣,张志峰.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2020.

[6]庞崇安,项鹏飞.智能建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1.

[7]倪红卫,张志清,程光文,陈东方.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2021.

作者简介:刘藜(2002.07)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工程管理专业;温晓慧(1986.6-)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基金项目:1.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智融合下建筑施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调研与分析”+ S202210429093;

2.青岛理工大学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工程管理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F2022-119(面上项目)。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