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习近平奋斗观对“佛系”、“躺平”、“内卷”青年观的引领研究

李欣然
  
秋山文苑
2022年34期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奋斗问题。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立足世情、时情、国情和民情,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奋斗、奋斗为什么以及怎样去奋斗等问题,吹响了奋进号角。但近段时间以来,“内卷”“佛系”“躺平”等表达在青年群体中不断涌现,与习近平奋斗观相悖。应对此类现象,以习近平奋斗观对“内卷”“佛系”与“躺平”青年观进行引领,优化青年成长环境,助力青年培育健康心态、涵养奋斗精神。

关键词:习近平奋斗观;佛系;躺平;内卷

一、习近平奋斗观对“佛系”、“躺平”、“内卷”青年观的引领的现实要求

无论是从“内卷”到“佛系”“躺平”,还是既“内卷”又“佛系”“躺平”,都反映出当代青年存在的现实问题,体现出青年奋斗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深入剖析影响青年不同心态的因素,是培育青年健康社会心态、涵养青年奋斗精神的前提要义。

(一)精神需求增强

当代青年更加关注自我,所有事情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一切顺其自然,“都可以”“无所谓”,更注重精神性需求的满足,追求自我享受,喜欢“慢生活”。因此,青年敢于拒绝“加班文化”等“内卷”,调整到自己的舒适圈。

(二)主体责任感欠缺

当代青年缺乏动力,对自身及社会的责任感不足,没有远大的目标和规划。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拼搏进取,承担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佛系”“躺平”则强调一切都无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态度,导致其真真正正地为自己而活,甚至漠视或拒绝树立远大理想,忽视家庭、社会所寄予的期望。

(三)从众心理诱导

青年的思想活跃,对各种文化充满好奇,但由于自身阅历与经验不足,价值观尚未定型,个体的理性选择能力还不够成熟,导致其易受同辈群体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上的新颖消息往往更容易吸引青年的目光,因此,当“内卷”“佛系”和“躺平”在青年中一经出现,经过网络迅速传播,会由于从众心理自发或被动地向这一群体靠拢。

“内卷”传递出青年对自身社会地位的焦虑,长期如此容易挫伤青年的自信心;“佛系”和“躺平”带有享乐主义色彩,是对青年的腐蚀,导致与社会脱轨。我们需要在“内卷”“佛系”“躺平”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态,使青年可以保持接续奋斗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青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发展的相关论述,既为回击“佛系”“躺平”“内卷”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为中国青年人生奋斗提供了人生指南,同时更加丰富发展了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理论内涵。

二、习近平奋斗观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立足于历史大变局,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继承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以共产党人的奋斗观为历史底蕴,构筑了体系完备的奋斗观。习近平奋斗观为青年矢志奋斗指明了方向,促进奋斗精神向实践效果的有效转化,彰显了极其重大的新时代价值。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奋斗的本质就是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追求真理。习近平奋斗观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立场,深化了奋斗观在认识与实践领域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南。

(二)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奋斗始终是青年的最鲜明标志,要从中华民族奋斗史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心,矢志不渝、奋斗一生,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当然,今天的“奋斗”不同以往,是在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指导下,建立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共同“奋斗”,是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接续“奋斗”,这种奋斗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三、习近平奋斗观对“佛系”、“躺平”、“内卷”青年观的引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告别“内卷”“佛系”“躺平”,需要家庭、学校、青年自身等共同努力,引导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立大志,推动青年的思想发展和社会的精神进步,使青年挣脱“内卷”的束缚,摆脱“佛系”心态和“躺平”的生活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事实上,青年奋斗观的培育并非上学后经过学校教育等能完成,而是需要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尤其要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激励孩子奋斗前行,勇担时代使命。此外,家庭教育还应该弘扬“苦”文化精神,重视吃苦教育,培养艰苦奋斗意识。

(二)学校教育

在校期间是奋斗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发挥好学校教育在学生奋斗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要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以及高校“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调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人的作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奋斗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鼓励青年既要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科学知识,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提升。因此,学校要积极拓展课外活动,充实学生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使其不陷入“躺平”等不良状态。

(三)自身努力

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有助于增强青年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同,指明了奋斗的“正确打开方式”,主张青年通过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获得幸福。新时代青年要拒绝“佛系”、“躺平”和“内卷”心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个人的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要勇立时代潮头,用奋斗演绎青春,争做时代先锋,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写好我们精彩的人生答卷。

参考文献:

[1]张志坚.青年“佛系”现象的透视与解读[I].青少年学刊,2018(4).

[2]林龙飞,高延雷.“躺平青年”: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21(10).

[3]沈东.“内卷与躺平”冲击下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熔铸[J].中国青年研究,2022(02).

[4]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22(02).

[5]汪功平.习近平新时代奋斗观的提出过程、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7卷第2期.

作者简介:李欣然(2002.11—),女,山东省济南人,烟台市鲁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