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双减”政策实行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来看,“学用分离”导致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因此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课堂核心目标对课堂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自主探究、伙伴协同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实现“学用一体”。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作业、学习时间提出了缩减的要求。从客观上来讲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切实地采取措施,合理地将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增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继而在课堂上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互动,从而改变以往语文课堂上学生被教师“赶鸭子上架”的局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时总是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有效地转变了这一现状。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就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讨论,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此外,小组合作的开展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无法掌握课程知识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此,教师就可应用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具体来说,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学生互相帮助,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协作合作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小组的构建不科学
小组成员分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人数上的不合理、组内外学习能力不均衡。在课堂上,讨论环节大多由前后四人小组或同桌构成,虽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但组与组之间能力不均导致讨论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讨论不充分、无法凝聚集体智慧攻克重难点也是一大弊端;而人数过多导致学生之间距离过大、倾听困难,若学生的自制力不够,这样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拖延了讨论时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二)合作探究模式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的观念未有根源性改变,小组学习模式常常变成了一种“摆设”。首先,这样的“摆设”仅在课堂教学使用,多为分角色朗读课文、阅读交流等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缺少探究类任务的导向,参与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探究模式失去兴趣,消极应付,教学质量也将随之下降。当讨论流于形式,原本“共同探究”的目标无法达成,“各自阐述”或“争论不休”“消极参与”“草草结束”的现象却层出不穷,不利于合作探究模式作用的发挥。
(三)教师引导效力不高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和探究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成效。作为组织者,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片面,在实施前期没有花心思设计完善的合作组织系统,便无法为小组合作学习构建良好的氛围;作为设计者,教师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等教学设计中的缺陷会导致讨论过程热热闹闹,实则缺乏讨论意义,反而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在合作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意见讨论
新课改理念中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己的阅读思维,同时也会培养自己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蜘蛛开店》时,该篇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向读者描述蜘蛛开店之后与三位顾客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学生对故事类的文章往往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蜘蛛的店铺开的怎么样?学生读完文章之后,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文字的描述,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也要走近每个小组,通过倾听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例如有的小组成员会说:通过观察图片上蜘蛛的表情,能够发现每一个顾客都给蜘蛛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因此可见,蜘蛛并没有在开店中获得乐趣。也有的小组学生会认为:对待每一个顾客,蜘蛛都耐心接待,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需求,由此可见,蜘蛛是一个负责任的店长。还有的小组成员会说:通过观察蜘蛛为长颈鹿织的围巾可发现,围巾的颜色各种各样,样式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蜘蛛是一个很爱思考,有想法的设计师。学生在分享个人阅读感受的同时,在阅读中没有思路的学生也会借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思维。
(二)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即围绕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就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点进行。首先,将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联想、讨论,以此来实现学生的思维碰撞,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借助相关海上日出的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观赏,结合视频的内容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围绕着这篇文章进行讨论、交流,感悟作者的情感,同时在此基础上将讨论的结果分享出来。这不仅能够降低学生讨论难度,还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可将游戏化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用情景剧的形式来将相和的故事演绎出来。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加深学生对将相和这一故事的理解。
(三)健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调查,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对学习更积极主动了,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很多教师也在进行反思: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才能让学生有持续的积极性,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学校的管理角度看,可以将班级对学生的评价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有机整合。班级对各小组进行量化评分,坚持每天每次课及时统计,每周进行汇总。教师方面,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嘉奖。物质方面可根据学生特定的年龄喜好来进行奖品的发放,如文具、图画、玩具等。精神方面如五星、奖状、在校讯通和家长QQ群里表扬、当小班主任的机会等,相信在联合了多方力量后,孩子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进而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共同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苗苗.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J].课外语文,2021(18):68-69.
[2]张静.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J].语 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6):54-55.
[3]范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甘肃教育 研究,2021(3):88-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