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试析《绿山墙安妮》中的人物塑造

全艺璇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47期
温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4班 浙江 温州 325100

在阅读小说《绿山墙安妮》时,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给整个作品增添色彩,很多小说靠几个重要角色编织成一个框架,支撑起整个文章。小说中主人公是占重要部分,个人的色彩给文章赋予了本色,而多个角色的平衡微妙地匹合着主人公做到情节的完整。

一、主人公形象塑造

(一)主人公的选角矛盾改变情节发展

爱德华王子岛上,上了年纪的农舍主马修和玛丽拉准备收养一个孤儿院中的男孩,好帮患心脏病的马修干农活。可是万万没想到,孤儿院竟阴差阳错地送来一个女孩。女孩的形象与男孩的形象截然不同,她的存在,彻底打破了原本需要男孩来帮忙的境遇,从而突现了女性的力量。她虽然不像男孩那样能干苦力活,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马修兄妹带来快乐和帮助,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女孩形象,这改变了马修兄妹的刻板印象,也巅覆了读者的认知和想象。

二、主人公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中“安妮”形象真实,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安妮的性格是圆形的,立体的,作者在塑造这一暖心的形象时故意纰漏,将长相普通、口直心快、倔强的缺陷修饰在善良,纯洁、正直、进取的美好形象上,安妮美好的性格优点使绿山墙生机勃勃,原本阴郁的兄妹俩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安妮身上可以看到乐观奋进的品质,真善美的影子。文中的情节大多是温馨的。而缺点的存在使她在家和学校里惹了不少麻烦。当雷切尔太太无礼地取笑安妮又瘦又丑、满脸雀斑、满头红发的时候,安妮丝豪不受委屈,毫无掩示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恨你”三个字,字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与活泼可爱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而在被要求赔礼道歉时拒绝妥协,好面子、自尊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很多的做法让人大吃一惊。独特的安妮让她的生活变得独特。

开学第一天,安妮因为长相原因再一次被别人嘲讽,要强的安妮的自尊心再次体现,安妮竟用石板狠狠敲在吉尔伯特的头上,却拒绝原谅。安妮还暗自与他竞争,越发激发了自己的不断进取精神。直到马修死后,吉尔伯特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她后,安妮才认识到自己的固执己见,两个人的关系才趋于缓和,这样戏剧性的一幕,这样的情节一波三折,处处耐人寻味。

三、配角与其他人物的塑造

小说中配角的作用是为了突显主角,使其形象更加饱满,使内容更加丰富,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起到渲染跟奠定基调的作用,共同促进故事的演绎。

(一)配角与主人公之间的琐事重现人物性格

戴安娜做为安妮的朋友也吃到性格马虎的安妮的苦头。安妮邀请戴安娜来家做客,结果误把葡萄酒当紫莓甜酒给戴安娜喝。戴安娜喝醉酒后,她的母亲禁止了女儿和安妮来往。但很快,在戴安娜的姐妹生病时得到了安妮的救助,其后戴安娜的母亲对安妮表示感激,才使戴安娜与安妮重归于好。这体现了安妮学以致用,善良正直,不记仇。从将止痛药当成香精放进了阿伦太太的蛋糕中,以及让戴安娜误喝葡萄酒中表现了安妮的粗心大意,性格急切。而在马修去世后,安妮毅然放弃工作的良机,转向照顾年迈的玛丽拉,使昔日爱惹麻烦的女孩长大成了贤惠懂事的女子,体现了她的知恩图报。

(二)配角与主人公共同奠定故事基调

小说中的阿伦太太,马修等人间的温情奠定了小说柔和而灵动的基调,极度配和了爱德华太子岛和谐美好的意境,仿佛画中的人物,世外桃源中的人民。这制了“补偿心理”,作者将世俗没有的喧嚣和脉脉温情全部寄托在这里,暗示了社会的倾轧和冷漠。

四、人物的意义

评论家周围平说“就天性的健康和纯净而言,每个孩身上都藏着一个安妮”马克吐温在信中写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威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安妮的形象成为了每个孩子该有的形象,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羁绊让她懂得了很多很多,人间的温情温暖了她悲惨冰凉的重年。

《绿山墙的安妮》之所以经年代的淘洗却依然永垂不朽的原因在于其经典的独特性,蒙哥马利用最朴实的手法,最平凡的镜头描述了一个无比绝伦的著作。

参考文献:

[1]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M].姚锦镕,译.南方出版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