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初探

曹武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49期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 泰州 2253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信息的高速化促进了当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在理论及实际教学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合实践案例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知,同时能够提高学生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使高中数学知识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且在信息化所形成的知识海洋里,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具备终身学习的潜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进实际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符合当代社会培养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意识淡薄

学校整合意识相对淡薄,对于本校数学教师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软件与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未有明确要求,对于目前已有的资源与技术没有进行学习。传统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一些教师停留在舒适区,没有整合意识,课堂不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有些教师虽意识到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实际教学中没有很好实施。有些学校虽然开始进行整合,但是理论指导与具体的考核标准不充分,不能很完善地投入教学工作。

(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水平有限

由于教师自身年龄以及学历层次不同,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掌握程度、使用起来的熟练度不尽相同,一些老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新教师刚入职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对信息技术工具操作不熟练。教师们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使整合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三)信息技术滥用

老师为了响应信息化,一味地盲目使用,不切合实际,就容易适得其反。夸大信息技术优势,无论什么课,无论什么内容,全部采用信息化教学。在学生看来,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借助信息技术授课,对教材不同内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认可度也不一样。课堂教师不结合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满堂灌”,违背数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的主旨。

(四)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现在的高中教师拥有电脑、U盘等与教学有关信息技术硬件工具,教室安装电子白板,部分班级配备平板电脑,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网络下载资料,在数学课堂进行讲解,节省了备课时间。实际上,一些教师下载课件或使用其他教师课件没有修改直接使用,并不能与自己学生学情完全契合;部分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仅仅依赖课件,没有熟练使用几何画板等多样化数学软件。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确立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其关键实施在于一线教师,是否取得明显效果关键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只有一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才会使二者有效结合并顺利开展,新型模式的教育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急需人才。

(二)创建多样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一味地延续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单单使用信息技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师生多沟通交流,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准则,只有进行沟通才能去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有没有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断进步,达到共赢的目的。

与图像、图形相关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直观呈现出来效果更好。公式推导、数字运算,需要老师重复强调、学生动手练习才可以熟练掌握的课程并不适合信息技术教学。“几何”“概率统计”“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帮助大,“数与代数”中帮助不大,不是任何课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课前要做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板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在以往传统数学教学中,老师板书是主要方法之一,在一些特定的课程内容中,板书仍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别在习题课,教师讲解一些难题,在课件上展示,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节奏及解题思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引导学生关注过程,注意解题步骤及答题细节。

(四)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的培训

作为一线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去接触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对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不懂就问。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关软件运用,使课堂不只局限于课件,同时快速掌握多媒体的技巧和使用方法,在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积极改善自己教学形式、促进教育发展,为教育事业及培养新型人才献出力量。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案例分析

结合以往信息技术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借助 “指数函数图象及性质”教学过程使用几何画板的案例,对数学教学融入信息技术工具的案例进行分析,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可借鉴性。

(一)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指数函数概念,掌握函数图象、性质,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图象。

过程与方法:观察函数图象,归纳、总结函数性质,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所学内容处理日常遇到的问题。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定义、图像及性质。

难点:如何借助图像归纳总结函数性质。

3.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

问题1:如果给1号同学布置2道题,2号布置4道题,3号布置6道题,4号布置8道题,……,这样一直进行下去,60号学生需要做多少道题?

学生回答。

问题2:如果给1号同学布置2道题,2号布置4道题,3号布置8道题,4号布置16道题,……,这样一直进行下去,60号学生需要做多少道题?能否实现?

学生回答。

问题3:上列两个问题,若学生做题数量用y表示,学号用x表示,那么y与x函数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2)新知探究。

①指数函数定义。形如的函数,叫指数函数。自变量是x,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问题1:在指数函数概念中,为什么要求“>0且≠1”,假若没有如此规定,将会怎样?

4.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本节课主要内容:指数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及如何运用。

5.作业

课后习题第2题、第3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6.教学反思

对学生来说,指数函数是高中学生新学习的内容,不像二次函数那么熟悉,它还是后面对数函数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学生在纸上画图,不美观,y的值比较小的时候,线挤在一起了,在几何画板软件上操作,比“描点法”画图更加快捷、有趣,随意取底数感受图像变化,并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画、及图象,可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函数性质。学生对自己总结出来的性质更能深刻记忆,运用性质做题也得心应手。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软件中的“几何画板”来对指数函数画出图像,减小粉笔在黑板上画图的误差,节省时间,同时又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通过底数变换演示函数图象的改变,使抽象的函数概念及性质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实现在函数表达式与图像间转换,构建二者联系,突破思维困惑。课堂上灵活运用课件播放例题,节省在黑板上抄题的时间,不用学生等待。

本节课有以下特征:

1.此次教学内容确实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几何画板的独特魅力,以至于它难以被其它软件工具替代。

2.本节课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数学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如在例题讲解中让学生把几何画板绘图和动手纸笔计算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体会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也强调了传统运算能力不能偏废。

3.在本节课老师提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效共存,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4.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展开教学,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新的见解。改变之前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开展老师设置情境、师生共同交流探讨的新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得到收获。

5.借助几何画板、PPT这些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板书并不矛盾,课堂上综合使用,发挥各自优势,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四、结论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其对数学更加好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握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平衡。做好取舍,避免信息技术滥用,同时处理好传统板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灵活运用课堂需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必要时加以板书,综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本文为泰州市2021年度市级教育信息化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整合研究》(课题编号:2021jksxxh013)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玄蕾蕾,朱江.信息化教学与高中数学的理论重构[J].中国新通信,2022,24(07):197-199.

[2]顾崇阳.浅析高中数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中国新通信,2021,23(23):191-192.

[3]杨丹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23):199-200.

[4]周彬.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评《高中数学疑难课题教学设计案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2):65.

[5]陈鹏.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分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四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21:365-369.

[6]祝光华.信息化条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2021:488-491.

[7]潘晓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18):210-211.

[8]张正东.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71-172.

[9]周威.信息化条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17):200-201.

[10]莫益梅.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深度融合应用探究[C]//2021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21:32-3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