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五育并举视域下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罗壮 杨颖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3年45期
廉江市安铺中学 1 广东 湛江 524400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 2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个性化教学作为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成为发展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乡镇中学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开展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和现状,并提出了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五育并举;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指以学习者个性差异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要针对其个性特征和发展潜能而采取的恰当的方法、策略、内容、过程和评价等,使学习者能按照自身的节奏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学。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方法来辅助教学,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个性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发掘学生的体育潜力,还利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符合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和趋势。

一、乡镇中学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原因对体育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如果教师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很难挖掘学生在运动项目和技能方面的潜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提高自信和兴趣。

其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乡镇中学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训练计划,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运动、会思考、会总结,以便能更深入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长此以往,不但能使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还能推动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再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同,个性化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在学习体育时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持续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即可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各种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条件,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有助于推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教师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辅导,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个性化教学也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活动。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能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现状概述

(一)体育教师缺乏个性化教学理念

根据对湛江市乡镇中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仍倾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缺乏个性化教学理念,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因无法达到标准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会有所差异,为此,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符合所有学生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五育并举下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二)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多元化

基于对湛江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访谈及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缺乏多元化,学情区分不明显等问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易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且一些乡镇中学对体育学习的重视度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个性化学习在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安排上易随大流,趋于单一化。而一些教师教学的体育活动,也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和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多元化。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会随着不同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走向差异化。所以在开展体育个性化教学时,应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体育教学资源缺乏多样性

从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来分析,相较于城市中学,乡镇中学在教学中多依赖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资源,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缘由,主要在于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资源较为单一,例如,缺乏专业教材、场地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材较落后等,这给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乡镇中学在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时,若未能够引入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往往无法开展丰富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因教学资源不足而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长期如此,教师便会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个性化教学,进而影响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个性化学习效果不佳。

(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基于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乡镇中学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系统的过程性评价,仅仅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体育成绩等进行评价,很少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不利于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三、五育并举视域下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培训

乡镇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经验对五育并举视域下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把“教”和“学”的个性化统一起来,才能构造适合基础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策略。为提高个性化教学的质量,应加强对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和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应先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及他们在各种体育技能方面的水平,这为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奠定了基础。接着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体育任务和问题。比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基本理论和体能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身体素质。而有一些学生对篮球充满热情,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针对投篮的训练计划,给他们分析投篮技术的要素,并让他们自行练习。其他学生可能更感兴趣的是足球,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组队探讨如何提高传球的精准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分别教授相应的技巧和战术,比赛过程中教师还会针对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结合五育并举理念,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式,使学生更有动力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

(二)运用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自身的观念认知和行为倾向进行全方位调整。基于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设计符合新课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篮球课上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水平,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对于初级学生,教师重点讲解基本的篮球技能和规则,通过简单的游戏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入门。对于中级学生,教师注重篮球技能的提高和战术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在篮球比赛中展现更好的水平。对于高级学生,教师引入了更复杂的战术和技能挑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又如在足球课上使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在教授传球和射门技能时先提出如“如何提高传球的精准度?”和“怎样掌握正确的射门姿势?”等问题,让学生自行挑选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记录每次实践的结果和心得,最后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发现。

这些案例表明了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结合新课标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五育并举的基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些教学方法中渗透了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其灵活运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引入多样性的体育教学资源

基于五育并举的背景,学校除了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还需提供满足师生所需的教学资源,引入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对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

例如,乡镇中学与当地体育馆进行合作,共享体育设施资源,学校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的同时,体育馆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练和培训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乡镇中学体育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又如乡镇中学可以利用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体育活动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并开展体育社团文化活动。如部分湛江市乡镇中学可以利用本地优势,定期组织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赛龙舟社团、舞龙社团、舞狮社团等,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乡镇中学还可以引进智能健身设备等科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个性化教学效果。

多样性的体育教学资源引入后,不但可以丰富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于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因此,在乡镇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与当地文化、智能设备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四)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评价是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五育并举视域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素质、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和灵活运用评价手段。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涵盖体育知识技能评价、身体素质评价、体育态度和精神评价、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评价和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评价,该评价体系践行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知识技能评价包括运动技能、健康知识、体育常识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身体素质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发,制定不同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并评价学生的训练效果;体育品德和心理健康评价能分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品德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评价能了解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评价能检测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体育习惯、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并具备终身体育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南中,夏海鹰,黄娥.课堂形态演进:迈向大数据支持的大规模个性化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9):81-87.114.

[2]高琳琦.“双减”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2, 23(6):38-43.

[3]谭轹纱,尹浪,赵仕民.场域理论视角下中小学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9):53-56.

[4]李群,贾彦琪,刘永奇.“五育并举”视野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2):60-66.

[5]屈玲,冯永刚.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7):39-4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