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下将民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探究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阶段,为不断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教师可围绕“双减”政策要求,将民族乐器合理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充分发挥出民族乐器的育人潜在价值,教师可灵活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如多样化的葫芦丝演奏教学,兴趣使然下的学生减压;趣味性中华小四弦的教学,小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个性化音乐实践作业布置,小学生音乐潜能的激发等。本文就“双减”政策下,民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乐器;中华小四弦
引言
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为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小学生减压的教学新举措。为挖掘出小学音乐的艺术育人潜在价值,教师可围绕减量提质的创新目标,为学生创设全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实现音乐学科的艺术育人与素质育人双目标。
一、双减政策下民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生身心成长阶段,文化本位意识的生成非常重要。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教师需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进行启蒙与引领。为此,教师可将小学音乐学科作为教学抓手,积极探索为学生减负的音乐教学新模式,使得学生在高效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为达到该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可选择传统民族乐器,并契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诉求,将民族乐器合理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为音乐活动增添活力,提升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民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多样化的葫芦丝演奏教学,兴趣使然下的学生减压
(1)葫芦丝齐奏。在学生掌握了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后,为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沉浸到民族乐器的演奏意境当中,教师可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指导学生进行葫芦丝的齐奏,保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手势的引导,进而协同配合完成葫芦丝的齐奏,实现对小学生民族乐器文化的认同与认知。
(2)葫芦丝合奏。小学音乐教师在葫芦丝引入教学课堂时,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减负提质的音乐教学改革目标,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葫芦丝的合奏,即引入多种传统民族乐器,使得学生进行合奏表演,启蒙小学生和声意识。
比如,在古筝、中华小四弦等多种乐器的支持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葫芦丝二声部的合奏,让学生在合奏中,感知声部旋律、节奏的变化,进而灵巧地完成多种乐器的配合,形成美妙的音乐,助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3)葫芦丝轮奏。为使得小学生能够基于学习兴趣的导向,主动进行葫芦丝的演奏学习,挖掘出学习潜能,教师可在葫芦丝引入时,指导学生进行葫芦丝的轮奏。为保证学生完成葫芦丝的轮奏,教师应当有序引导学生进行八个音指法的练习,保证学生能够熟练地吹奏八个音符。为避免枯燥的练习模式,消耗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点评鼓励、练习指导中,增强学生葫芦丝演奏的自信心,丰富学生对传统民族乐器的认知。
(二)趣味性中华小四弦的教学,小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
(1)中华小四弦由来讲解。为不断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在中华小四弦教学引导时,可契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为学生讲述趣味小故事,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小四弦的由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2)拨片弹拨琴弦的教学。为使小学生在小学音乐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意识,并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的音乐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契合“双减”政策,合理引进中华小四弦的民族乐器,促使小学生在练习中认知传统民族乐器。
(3)中华小四弦的弹奏教学。为启蒙小学生的音乐意识,促使学生掌握中华小四弦的弹奏技巧,教师可根据中华小四弦的乐器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如教师可指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独奏,展示中华小四弦的乐器魅力;或引导学生组成合奏小组,完成多种乐器的合奏。
(三)个性化音乐实践作业布置,小学生音乐潜能的激发
“双减”政策实施后,为完成小学生的学业减负,助力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引导时,可契合民族乐器的引入要求,灵活设置个性化的音乐实践作业,促使学生能够在民族乐器的运用中,不断积累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加深小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文化认同与意识认同,实现减负提质的小学音乐育人工作目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葫芦丝后,为丰富学生的吹奏认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可将葫芦丝的教学内容与竖笛教学内容进行关联。如在《认识竖笛》教学时,为实现民族乐器引入的教学育人目标,教师可为学生演示竖笛的演奏方式,通过吹奏《七个小兄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生逐渐了解竖笛的构造,如吹口、笛头、窗孔、笛身、笛尾等。
为保证学生主动完成竖笛的吹奏作业,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手指操的练习,为后续的吹奏学习铺垫基础,并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吹奏与演唱,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竖笛的演奏技巧,不断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技能储备。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双减”政策下民族乐器引入的现实路径,旨在说明民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解决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教师可充分发挥出民族乐器的教育潜在价值,对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启蒙引领,并助力学生在乐器实践中挖掘潜能,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海强.“双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提质增效探讨[J].文理导航,2023(9):16-18.
[2]周美彤,王一汀,盛誉.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思考[J].美化生活,2023(3):014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