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音乐中考中歌唱与通感体验对初中生情感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

柯琦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4年10期

摘要:通过结合歌唱技巧和通感体验的实践,在音乐中考歌唱教学中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感受和体验音乐。本文将从“学科知识”到“思维构建”,从“感官体验”到“情感共鸣”,探索音乐中考中歌唱与通感体验结合在推动中学生情感表现优点方面的作用。为音乐中考中关于歌唱类作品给予有益的参照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中考;歌唱技巧;通感体验;初中音乐

引言

音乐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引发听众的同理心,还有助于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在中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中考作为中学生学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音乐科目的考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在音乐中考探索歌唱和通感对推动中学生情感表达实力的特点,对音乐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从“学科知识”到“思维构建”

音乐学科的考试内容以教育部发布的现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各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经过音乐课程学习所培育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基本艺术核心素养。在音乐中考中,有关歌唱教学的考点主要在:要素与基础知识、演唱与演奏形式、音乐表情、歌曲积累四个模块。其中要素与基础知识是普遍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部分。

在传统音乐课程中,课程知识的传授一般是重要,学生应该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歌曲理论知识和表演技巧。但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程度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表述水准。因而,从“学科知识”到“思维构建”成为了音乐课程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唱教学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通感体验是一种多感官交融的感知方式,在音乐中考歌唱板块中,通过通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多维度的音乐感知,使学生不再仅仅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而是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结合起来,形成更为丰富和立体的音乐体验。从多维度感知中助力学生在歌唱中更好地把握音调的准确性、节奏的稳定性以及情感的表达。

歌唱是一项需要多个环节相互协调的复杂技能,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共鸣调整等。通过通感体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思维,通过各感官感受与传达自已的情感,并理解歌唱的内在价值。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元素通过听觉与视觉与触觉等多感官相联结以获得具象的感受、体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歌唱思维。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构建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音乐中考中稳定发挥,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多维度的音乐感知,促进情感投入和共鸣,并构建系统化的歌唱思维。

二、从“感官体验”到“情感共鸣”

(一)歌唱与通感体验的交互关系

在音乐教育中,歌唱和感觉是不可分割的。歌唱是一种通过响声表述情感的方式,而通常的感觉是通过一些感官的参加,让学生对音乐造成同理心。在音乐中考中,歌唱与通感体验的结合能够促进中学生情感表述水平的提升。

首先,歌唱作为一种表述音乐的方法,能通过音乐里的旋律、节奏、调式等各要素来传达情感。例如,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嘎达梅林》,在体验歌曲时,通过模仿蒙古族图腾“鸿雁”迁徙的律动,加入羽调式音阶伴唱,在多声部中感受歌曲宽广豪迈、庄重肃穆的情绪。进而,在歌唱中分析并表达出歌曲节奏规整、旋律起伏较大等特点。

其次,通感体验能通过参与各种感官来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和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看音乐视频、赏析绘画、击打乐器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会音乐的情感要素。例如,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舞曲》。在歌唱时,一部分同学用维族特色乐器——达甫,击出维族特色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同学加入维族特色的律动,在多声部中,感受能歌善舞的维族音乐热情明朗的风格。

(二)歌唱与通感体验的实践应用

在中考中,歌唱和通感体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感知和感受音乐的各种元素来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歌曲,让学生通过歌唱来表达其中的情感,并通过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 。

(三)歌唱与通感体验的情感表达

歌唱和通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例如,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首具有船歌风格的作品,可以带领学生在“划船”韵律的体态律动体验中,感受热情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再过渡到歌唱时,自然而然会以流动性的声音来表达作品情感。通过歌声的高低、音调的起伏、音色的变化等来表达歌曲中的自豪、感恩和爱国情感。通过歌唱的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并将其通过声音传递给他人。同时,通过感受歌曲中的激情澎湃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和谐美妙的和声等元素,学生可以增强对这首歌曲的感知和欣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其中蕴含的情感。

结语

音乐中考的歌唱和通感对推动中学生情感表达实力的功效不可忽视。依据歌唱和通感的实际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因而,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通感水准,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歌曲教育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歌曲学习与实践环境。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琳琳.节奏与旋律的交织:初中音乐教育的情感表达[J]. 新课程,2023(19):82-84.

[2]谷静雯.青春乐章: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发展[J].第二课堂(D),2023(06):29.

[3]韩毅.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63.

[4]艾小晴.论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27):29-30.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