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张强
  
科学与财富
2023年2期
广水卷烟厂 湖北 广水 4327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共识。当前,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普遍还存在一些的问题:有的国有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有的国有企业,不清楚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本文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剖析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存在问题

一、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卢代富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1]。国有企业的特有的公共属性决定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具备独特公共属性,创造的财富归全民所有。国有企业要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完善发展战略、健全治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等有效举措,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国有企业要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更新设施设备,持续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加强市场调研,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准确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如实提供产品信息;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有企业要坚定不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持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排查整治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转变为高效、节能、绿色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

(四)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国有企业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逐步健全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和各项安全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全力减少安全事故。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督查及考核评估,加大问责力度,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五)积极回馈社会。国有企业要定期向社会开展公开招聘,提供优质的工作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做稳就业、保就业的先行者;组织职工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协助社区提升治理能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救灾、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支持和关心公共福利事业发展。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是全面系统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加入到履行社会责任行列之中,但是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部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差,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国有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面子工程,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会分散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快速发展;有的国有企业认为,平时不需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当企业出现公关危机时,可以通过爱心助学、抗震救灾捐款等方式扭转企业的公共形象;甚至个别国有企业毫无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利欲熏心,盲目追求利润,无视消费者权益,提供劣质的产品,如臭名昭著的“齐二药假药案”、“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案”等。

(二)部分国有企业未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运营之中。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关键在于建立与企业社会责任相适应的企业治理机制[3]。有的国有企业组织保障不健全,有的未设立负责履行社会责任的专门机构,有的未指定专员负责。有的国有企业主动规划不足,习惯被动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但是未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估,更未开展广泛的宣传,未能形成联动效应和良性循环机制;有的国有企业未建立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机制。

(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目前国有企业普遍未制定履行社会责任评估的标准和制度,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乏一个普遍认同的、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导致国有企业难以掌握自身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难以及时改进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序和方式。

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引导,深化社会责任理念。国有企业要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授课等方式,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充分认识履行社会责任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逐步形成企业独有的经营哲学和社会责任理念,更好地凝心聚力、引领发展。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内刊、内网等渠道,广泛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体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加强系统规划,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之中。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致力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4]。要健全组织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明晰管理权限、明确人员岗位职责等方式,全面理清企业社会责任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充实人员配备。要逐步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将企业战略和社会责任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进而实现企业战略和社会责任互促共进。要逐步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对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补充,将履行社会责任变为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要建立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机制,加强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及时掌握外界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科学设定指标,完善社会责任考核体系。国有企业要通过走访调研、专家咨询、动态优化等举措,适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责任考核体系。一方面,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考核制度,科学制定履行社会责任的预期目标,合理设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另一方面,要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及时掌握有关部门和人员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优化履行社会责任流程,持续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 邓雪萍.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几点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1(16)

[3] 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2)

[4] 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