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管控要点研究
摘 要:造价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开展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工程成本预算与管控更是重中之重,在极大程度上决定施工企业的营收效益。在过去几年里,装配式建筑取得了高速发展,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对于工程造价的管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管控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措施
1.装配式建筑概述及现状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绿色施工的新型建筑模式,其优点在于生产效率以及建筑材料回收率较高。此外,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开展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弱,能够满足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然而当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依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其相关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依然较为迟缓。为此,本文针对如何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开展有效的造价控制进行研究,以此来推动其在我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问题
2.1装配式建筑结构基础性研究不完善
在我国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未掌握钢筋竖向连接与夹心墙板连接的相关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技术,然而大部分建筑企业对此并未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导致建筑企业在连接性能研究、材料的互相作用等方面无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同时,在进行夹心墙板的连接时,建筑企业并未对各种外力因素、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最终使得建筑施工必须对连接件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上述条件之下,造价控制的难度也大幅提升。
2.2成本控制不足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造价成本方面的问题出现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导致工程工期较紧、任务繁重,导致工程造价提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设计图纸变更、工程设施以及材料的采购等产生的成本。若是在施工阶段缺乏科学有效的造价管控措施,便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费用超支现象,使得建筑企业必须承受高额的经济损失,并拖延施工进度。与此同时,许多建筑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分析,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时无法判断哪个环节存在成本控制问题,最终导致其无法对成本控制措施进行优化。
2.3装配式建筑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
预制构件厂商的分布也是阻碍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预制构件厂商都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最终使得装配式建筑在中西部地区难以得到普及。这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带来以下几点影响:第一,对于PC构件企业而言,其加工成本主要区分为以生产设施、场地为代表的固定成本以及以材料、人力费用为代表的可变成本。当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所产生的成本大多为固定成本,若是在后期可以形成规模化发展,那么固定成本的占比便能够随之下降。第二,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程度不足,导致预制构件厂商数量也相对较少,许多施工场地与厂商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在进行构件运输时,由于构件的体积与质量往往相对较大,运输所需的成本也会居高不下。第三,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预制装配式厂商,无法对构件模具进行科学的运用,导致装配式施工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管控措施
3.1设计阶段成本增量的控制要点
为实现从传统设计模式向装配式设计模式的有效转型,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其设计流程进行优化,确保建筑结构、施工人员以及装配构件厂商能够在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实现有机结合,减少设计变更所产生的效益冲抵。考虑到许多设计人员缺乏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经验,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部件,此外还可以在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以此来开展设计碰撞检查,提升设计的精细化程度,实现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
3.2安装阶段成本增量控制要点
考虑到许多PC构件的尺寸过大,施工人员必须采用高规格的设备来对其进行安装。为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依靠有效的设计优化来避免异形构件与尺寸过大的构件为装配式建筑带来额外的施工成本。考虑到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装作业时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导致施工效率难以提升,对造价控制造成负面影响,施工企业必须针对装配人员提供科学的培训,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从而提升装配人员的专业素养。另外,针对现场施工管理,要更注重现代化的产业管理理念,以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提高产出效率。
3.3招投标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进行装配式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时,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受到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是施工单位是否具有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施工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能够更好地在施工阶段节约成本;其次是合同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最后是合同的价格计算是否精确。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依然是一项新型建筑施工模式,因此并非所有建筑企业都可以完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为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必须在招投标阶段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企业,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减少成本耗用量,反之若施工企业的经验不足,便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资金浪费,并且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考虑到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工程质量必须由专业人士提供保障,不能采用过去的总包合同来进行控制,必须依据工程状况制定相应的条款。最后,因为地域条件、运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PC预制构件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售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法取得统一,这也使得合同的制定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施工企业难以实现有效的造价管控。所以,在完成施工企业的选择之后,应当和PC预制构件的厂商之间取得联系,并尽可能选择最优的供应厂商,以实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3.4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确定
在进行PC构件的造价管理时,施工图纸的设计与材料的采购是其中的重点环节。然而在实际开展建筑施工前,还需要由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规划,制定出一套足够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还可以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并减少工程的造价成本。PC构件的现场装配方案对于工程的造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在工作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并依据现场勘探与测量工作所取得的结果来进行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实现减少工程造价的发展目标,对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行有效管控。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号召建设的新型绿色建筑,作为业内人士应该积极响应,从各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进行有效把控,降低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让这一新型建筑让人们所熟知,进而完成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敏. 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及其影响因素[J]. 名城绘, 2020(4):1.
[2]蒋承芳. 影响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