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促使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为社会和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顺利带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技术的时代下其能够帮助各领域进行全新的发展升级,其中对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方面的帮助尤为显著,湿地生态包含着大量的动植物,并且生态面积巨大通过人工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了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活动中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中生态保护治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湿地生态;生态保护;生态治理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中,对大数据的使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大数据的简单解释是,信息增幅更长,信息覆盖面更广有着更加新颖技术的大数据库。广义的解释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前提下,能够对特定的信息数据就进行随时的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后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后再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预测,对所处理的事件进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当前发展状况的了解。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逐渐加重,所以对生态上的治理工作逐渐开启,但由于生态环境普遍面积大其中包含的动植物种类丰富无法完成系统的了解更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人们对了解的生态数据进行收集集成,将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初代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本文将对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治理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生态保护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1]。
一、在生态保护活动中使用大数据技术的现状以及对大数据的应用价值的分析
1.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生态保护活动的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大多数都在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使用,在环境问题上,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仍然停滞在大数据采集以及大数据分析的层面上。例如在进行采集分析大气环境以及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方面上大数据智能对特定的领域的问题进行解决,因为大数据技术仍处于系统化的应用状况上所以无法对所有类型的环境进行整体向的生态环境数据调查,无法进行相应的治理工作,导致对生态环保方面的治理工作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2]。
2.大数据技术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实现的应用价值
我国在2015年中,出台了相应的对大数据的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通知,此文献的正式提出,促使大数据技术被全面的运用起来,并将大数据技术向各行各业进行了全面的推广,其中便包含了对湿地生态保护等其它类型的生态保护方面。对大数据进行全面的投入使用,在进行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该技术能够对当前的生态环保处理工作中的困难进行有效的缓解,面对大量的生态信息,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众多需求,治理技术以及数据服务水平上的要求诸多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的提高进行生态保护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治理质量,促使湿地生态朝向持续性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够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所涵盖的领域也随之增加,使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更加全面系统,功能更加丰富,使得大数据技术在湿地环境治理领域上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大大降低进行环境监测活动的成本投入。例如,在进行对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光学辐射技术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传统的PM2.5监控装置相比该技术的监测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并且成本不到监控装置的一半,所以能够大大降低对设备上的资金投入,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供充足的资金供应[3]。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治理的措施
1.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水环境污染是指湿地生态周边地区的企业工厂,对生产工厂中的污水排水口处进行监测装置的安装,为了在工厂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对工厂排除的污水废气等排放物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污水废气等排放物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截止至目前,伴随着环保技术以及监测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数据将对工厂中的关键部位进行安装视频形式的监控设备,对工厂的出水口以及入水口和湿地的周边地区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确保废水口等排放口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促使环保部门对工厂中的各个生产厂商的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进行线上实时监控,一但某一流程出现质量问题,环保部门就能通过实时数据以及实时监控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调整。当环保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将实时的监控书籍通过网络向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传递相应的监测数据以及监测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情况,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手边的工厂废料排放情况,进行及时的保护处理工作以及相应监管工作,并进行技术的惩罚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厂,对生态环境进行及时保护[4]。
2.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控
因为互联网技术以大数据技术相互连接相互互通,所以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上对该技术的使用逐渐广泛。截至目前,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技术使用多数在进行多重监测系统上对湿地生态大气环境上的监测,通过对检测仪器的使用创建监测网,利用环境感知系统,构建环境保护监控网络,通过GIS作为基础创建实时监控的监控后台,对污染源的地理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情况进行集成,图像建立,污染原因等方面的集成,形成相应的数据结果,再通过数据情况进行治理方法的设计进行治理活动的开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单方面的保护,更是对人们的生活基础的保护,对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维持。
参考文献:
[1]周帆琦,李志雄,沙茜.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22,35(10):85-87.
[2]石艳菊,李瑞强,李妍,张巍,李明娜,王晓东.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的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22,34(07):98-102+108.
[3]刘柏音,王维,刘孝富,王莹,于军.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情况与思考[J]. 环境保护,2022,50(14):57-61.
[4]杨青.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综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03):23-24.
[5]张桂兰. 生态环境领域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探讨[J]. 南方农业,2021,15(15):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