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视域下“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益阳清溪村为例
摘 要:本研究立足乡村振兴视域,对“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以益阳清溪村为例,总结了清溪村的乡村文旅融合探索实践,从“短视频+”多媒体的同联互动、“短视频+”乡村文旅自媒体多元传播两个方面归纳出“短视频+”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科学有效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国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1]。短视频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快捷传播的新型方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短视频塑造了“网络达人”,催生了短视频博主,覆盖社会各行各业,例如“农民达人张同学”从无人知晓的农村待业青年到媒体热捧的“千万博主”仅用了5条3分钟视频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更深层的是,随着张同学在2022年的有红,让网络用户看到了东北原汁原味的农村风貌,并给他家乡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案例背后折射出来是“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折射出来的独有的时代价值。
1 益阳市清溪村的乡村文旅探索
清溪村行政面积将近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人口近1800人,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和作品《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地,有着浓厚的名人文化氛围,在湖南省享有“山乡巨变第一村”的美誉,主要是因为清溪村乡村振兴进程中取得了瞩目成绩。
在乡村文化振兴上,清溪村注重文化强村、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名作文化紧密结合,打造出“山乡巨变”和“立波文化”等品牌,打造特色化的乡村文化品牌矩阵,举办了“中国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著名书法家走进山乡巨第一村”等文化主题活动。
在乡村产业上,清溪村注重产业富村,在积极培养新型农业技术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积改建乡聚落,发展“村落经济”,统一了全村民居装饰风格,成立清源公司、清源农业公司、清源旅游文化公司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将村民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用于旅游和农业开发,打造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清源村采用财政投入与公司经营“双轨”模式,鼓励村民进行住宅改造,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仅修缮了周立波故居、清溪村旧址、民俗文化广场,还新建了山那面人家老屋、立波小街等乡村文化景点,赋予清溪村全新的精神文化面貌。
但是,多年来清溪村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举措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文化品牌,依靠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依旧面临着层层阻碍。如何被人民群众看得见、如何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文旅品牌、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成为清溪村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因此,如何打造流量级网红现象?如何培育“农业达人”?如何培育“旅游达人”?借助短视频打造爆款旅游品牌,应是清溪村应积极考虑的问题。清溪村能借助短视频塑造“超级旅游达人”,打造现象级网红热搜,依靠短视频和微信微博等及官方媒体构建流量矩阵,能在短时间内将清溪村塑造成为不亚于三亚成都的知名网红地标,将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过来,而这依赖于“短视频+”的文旅融合创新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农业达人张同学”“网红丁真”“甘孜网红局长刘洪”等热点的出现,证明“短视频+”的乡村文旅融合创新探索是切实可行的,能降低乡村展现自身民俗特色和人文风情的门槛和成本,在网络空间快速产生巨量流量,快速吸粉,快速获客。
2“ 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2.1“短视频+”多媒体的同联互动
使用好短视频工具,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将更有力度、更有温度[2]。现象级网红效应的产生除了具有的文化特质外,还与支持短视频分发与传播的算法机制有着密切关系。“网红效应”的产生首先源于短视频作品的快速传播,随着微信、微博等其他媒体的渲染分发,微博热搜、论坛置顶、媒体霸榜等现象级传播效应就将持续产生,广播电视、杂志报纸就会继续推波助澜,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因此,清源村可以结合“短视频”的网红效应机制,创作充满诗意和地方特色的创意短视频,在形成广泛传播效应后,借助微信、微博推波助澜,能快速拓展文旅市场。如,清源村可以以“立波故居”作为文化依托孵化兼具多种人文风情与创意的短视频作品,借助短视频平台快速传播出去,同时与传统媒体、微信微博构建出“传播阵列”,打造“聚变链式反应”传播渠道,让文化景观通过屏幕“随处可见”。
2.2“短视频+”乡村文旅自媒体,打造多元化传播范式
根据中国新媒体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用户超过了10.27亿人,短视频用户超过了9.81亿人,农村短视频用户超过了5.1亿人,占网民整体数量比例达到49.65%。当前数字网络已遍及农村各个领域,短视频作品创作门槛也不断降低,这就使得乡村文旅自媒体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MCN作为现象级网红的专业孵化器,在短视频创作、内容生产、公关运作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机制,相比意外走红的“丁真”“张同学”“文旅局长”,MCN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团队优势。因此,清源村有必要与大型MCN结构合作,建立乡村文旅自媒体矩阵,打造乡村文旅自媒体产业链,结合当前社会网民对民俗风情与乡村美景的关注,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文旅自媒体品牌,在本村范围内挖掘更多融入民俗文旅特色的网红达人,使乡村文旅品牌更好发酵、更广泛传播。
3 结语
现象级网红效应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主播、一个环境兴起的标志,虽然网红效应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但透过现象级网红网民深刻铭记的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乡村美景。乡村振兴视域下“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需要抓住“短视频”红利,突破信息传播桎梏,通过“短视频+”多媒体的串联互动、“短视频+”乡村文旅自媒体的多元传播实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打造特色化乡村文旅品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陆薇,陈彧.快手短视频扶贫模式向“短视频+乡村振兴”模式转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0):33-34.
[2]刘汉波.从土味实验、空间生产到媒介认同——短视频浪潮中的乡村空间[J].学习与实践,2020(06):1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