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探索了工匠精神的发展背景、历史内涵和践行意义,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如何与中高职院校的课程相融入,从中职到高职,贯通接续展开精神内涵的建构,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和效果验证。
关键词:工匠精神;轨道交通;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劳动者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尽职尽责精神、执着坚持精神和突破革新精神在所从事行业中的融入和体现,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各行业都在经历着巨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从业者大军的教育主阵地,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落实到育人环节,将职业技能培养的显性教育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个人品格的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新时代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现状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胡颖颖[1]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在思政课程学习中通过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挖掘党史教学素材等途径,进行思政元素融入。王文君[2]以挖掘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线上教学新资源为切入点,创新探索了多元化思政课程线上教学。林勇灵[3]从宏观上、中观上、微观上落实思政育人新常态探索了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的路径。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融入敬业、执着、尽责、创新的工匠精神,一般有如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2.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业课程协同的思政体系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素质目标时强化“思政同向、技创同力、协同育人”的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新时代工匠精神思政教育、思政意识、思政能力的培养。
2.2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安排、教学手段等的创新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安排、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科特色,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元素以课堂、实践、论坛、网络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方式,融入学生学习过程,形成学生工匠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2.3课内课外实训加实习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在校内由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的执着和尽责行为的消化和吸收,在校外由师傅在跟岗实习中进行工匠精神中敬业、创新行为的传输和内化。
三、教学实证分析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五年制学生主要由中职和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两级院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工匠精神的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工作。
3.1挖掘工匠精神元素,融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教学
由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在宏观上讲好党课、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政课程,微观上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以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来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并以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启迪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肩负继往开来的行业发展使命。
3.2内化工匠精神信念,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思政教学平台
开发建设了工科专业线上思政教育学习数据分析系统、工科专业网络思政课程素质教育思政管理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工匠精神思政教育学习,教师通过系统平台可以对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各种指标进行管理,确保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3.3落实工匠精神内涵,嵌入城市轨道交通岗位实习实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训环节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将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岗位实训结合。对照就业岗位来分析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和思政建设目标,以工作岗位所必备职业素养为基础,在实训环节进行工匠精神塑造。
3.4激发工匠精神活力,植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科竞赛
通过举办思政微课大赛、“工匠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技能大赛、一带一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赛项、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调试赛项、轨道车辆大赛、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视频拍摄大赛等思政类、学科类大赛将工匠精神入脑入心。
3.5外化工匠精神传承,接续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建设
学生习得的工匠精神将使其以“忠诚祖国、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为引领,专业技能为依托,开展站务员、值班员、调度员、司机、维修员等岗位工作,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建设。
四、结语
工匠精神是基于新时代发展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必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全面发展的学生成才理论的实践把握。通过教学实施,以工匠精神内涵建设为目标,把工匠精神元素和工匠精神理想信念融入课程、学科竞赛和实习实训等环节,实现了工匠精神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为时代、为国家、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具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颖颖.在思政课程学习中融入党史推进课程育人[J].公关世界, 2022, (08): 99-100
[2]王文君.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程线上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 41(04): 33-35
[3]林勇灵.高职院校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路径探讨[J].教育观察, 2022, 11(14): 101-104
基金项目: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0220611);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科研项目(2022B31);校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g20230714);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课题编号:20230114);
作者简介:范贵洋(1981—),女,河南南阳,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