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田宇
  
科学与财富
2024年7期
(河南工学院体育部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网球作为大学生十分青睐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技巧性、竞技性和趣味性的特征,能够让大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进行体育运动和技能学习,还能有效助力学生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网球运动还能学生体育品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潜移默化得到发展,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天然优势。文章概述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终身体育”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同时,“五育并举”“德育先行”“学科育人”等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主题。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之下开展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能够让学生借助直观化、情境化、视听化的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网球技能、网球战术的学习,还能将线上学习的内容用于线下实践,推动了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让网球教学过程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效果大幅提升,推动了高校网球课程思政的开展质量,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网球技艺、网球精神的协同发展。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

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两纲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教育理念,核心在于将各学科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进而达成一种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的协同教育方式。通常而言,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将“公民人格”“人文意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思想道德”等与不同学科内容进行“拆分重组”,进而让学科教学过程的同时实现“德育并行”,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目标,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网球教学理论

根据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来看,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以及精神追求等打包融入各学科教育内容和教学流程中,以学科教学引领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道德和人文意识。对于高校网球教学而言,网球运动的竞技性、运动性极强,蕴含了大量人文性、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内容。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网球教学实施,高校网球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得到了创新优化,能够让高职学生在进行网球技能获取、网球战术知识学习过程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养,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而且,一旦高校网球课程思政实施之后,网球教学内容自然得到了拓展延伸,也为学生进行学习拓展和学习延伸提供了学习资源,保证了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网球运动发展至今基本走向成熟,我国近些年也在国内外网球赛事上获得良好成绩,网球运动几乎已经成为可以和“国球”乒乓球匹敌的运动项目。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来看,网球教学是非常值得高校重视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应当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优化的。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教学软件等学习网球运动知识和网球技能,还会拓展延伸学习网球相关的运动康复、战术技能等知识,为学生高质量学习网球技艺奠定了基础。引入课程思政开展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师必然会针对性开展竞技训练、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学生的网球技能能够不断得到提升,不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让他们在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一体化学习过程进行道德实践、技术实践,进而将“技能学习”“道德培养”“知识学习”融为一体,以便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网球运动方式,推动网球运动技艺和网球运动水平提升。最终,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实践,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吃苦精神、拼搏精神、协作能力等,推动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线上创新教学方法,保证课程思政顺利实施

要想顺利推进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推动技能提升、知识强化和道德素质培养,借助线上海量的信息技术、媒介资源等创新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是首当其冲的。网球教学过程中是涵盖了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的,课程思政则需要教师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融合渗透,并借助线上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具体来说,高校网球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网球教学课程思政的开展的价值,明确高校网球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运动技能加强、运动素养提升和道德素质强化的重要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运动需求以及身体素养进行线上教学方案的规划。同时,为了保证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过程凸显网球运动的灵活性、竞技性、开放性,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线上教学的拓展延伸,进而借助网球运动和网球技能的教学过程将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道德等呈现出来。

比如,高校网球教学过程中和“网球运动特点”“网球运动注意事项”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线上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视频资料等将“网球比赛”“网球规则”的内容展示,构建一个具有视听性、直观性的线上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借助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度感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线上教学情境中获取的知识内容思考,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球规则”“网球比赛”思考拼搏向上、规范行为、自尊自爱等道德素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白网球运动的特征,更能感知到教师的教学重视和教学侧重点,网球教学的课程思政也能同步达成。

(二)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究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是让网球实践教学和网球理论教学进行协同开展,即借助线上理论知识输出感知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态度,并将感知的内容在线下运动实践过程进行实践,进而达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促进网球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协同育人。具体来说,网球运动的核心在于“步法”掌握和学习,即学生需要明确网球运动的核心在于以场地中心为原点,精准迅速进行“击球”“回球”“发球”等。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突出了“步法”教学重点,就能借助“步法”要义设置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方案,突出教学重点,让网球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渗透。

比如,高校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步法”教学为主导,规划线上观看和理解“站位”,线下开展“站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指导学生在“发球”“击球”“回球”等过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站位方法,以便于更好开展网球运动。同时,以“步法”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为基准点,教师就可以将遵守运动规则、坚守运动初心等体育态度、体育精神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借助“步法”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感知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三)加强教学实践,提高道德水平

网球属于“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所以高校网球教学过程涉及的大量理论概念和运动概念都需要借助于比赛、训练等实践教学同步开展,即借助于网球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网球运动的真正要义。故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辅助工具,分析学生体育素养、运动技能、健康运动知识、网球运动水平,并借助线上教学辅助工具的分析结果制定开展技能实践、运动实践的方案,并将德育教育相关元素融入其中。

比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经常性和长期性举办网球小组对抗、网球校园比赛等活动,随后记录学生在网球活动中的相关数据,并借助线上教学辅助工具进行分析。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结果设置比赛内容、比赛小组,让不同水准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网球运动技能运用到比赛过程,并从与他人对抗和他人竞技的过程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潜移默化提高合作团结、努力竞争、积极向上等道德素养。

结束语:

高校网球教学具备了知识性、运动性、竞技性、开放性以及技巧性的特征,是推动大学生体育素养强化、运动技能提升、健康知识储备的关键。在“终身体育”“终身运动”“健康中国”以及“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之下,高校网球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成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务必认清高校网球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价值,归纳总结网球教学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开展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网球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保证高校网球教学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道德素养强化、运动技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涂一昂.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三全育人”的路径解析[J].社会科学动态,2024,(03):109-116.

[2]王存昕.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其优化路径[J].网球天地,2024,(01):64-66.

[3]宋时佳,于科宇,许燕明.高校网球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面临问题与推进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02):197-200.

[4]艾昀乐,王东海,吴瑾.后疫情时代“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7):161-163+167.

[5]张明明.哈尔滨市高校网球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4):140-141.

[6]白广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网球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4):154-155.

作者简介:田宇(1989.08-),汉,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课题:河南工学院体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全方位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河南工学院网球课程为例(编号:TYB-2024001);

202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编号:242400410490);

河南工学院教学创新项目(cx20232-067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