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SC-ESG体系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李瑶
  
科学与财富
2024年9期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82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必须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传统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财务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BSC)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整合BSC的四个维度和ESG的三大要素(环境、社会、治理),该体系能够全面评估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促进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种创新的绩效评价工具,推动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ESG;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财务指标,这种单一的财务导向已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一种既能评价企业财务绩效,又能衡量其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自其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中。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传统BSC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方面的考量显得不足。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指标是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关注企业的ESG表现,并将其作为评判企业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将BSC与ESG相结合,能够为企业构建一个全面、平衡、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将ESG指标嵌入BSC的四个维度中,企业不仅可以全面评价其在财务和运营方面的表现,还可以衡量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与成效。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能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价值,介绍BSC和ESG的理论基础及其结合的必要性,总结该体系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理论介绍

(一)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由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于1992年提出,是一种综合的战略管理工具和绩效评价体系。BSC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平衡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通过在各个维度设定具体的指标和目标,企业能够全面监控其战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ESG介绍

ESG是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重要框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ESG指标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工具。环境层面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包括资源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废弃物处理等。环境指标反映了企业在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努力。社会层面关注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包括员工权益保护、劳动关系、社会公益等,反映了企业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提升员工福利方面的贡献。治理层面评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实践,包括董事会结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治理指标反映了企业在提升治理水平和保持高透明度方面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表现作为评估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依据,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绩效

可持续发展绩效是指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有效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全面反映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表现。

三、构建BSC-ESG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

(一)全面性

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整合BSC的四个维度和ESG的三大要素,实现了对企业绩效的全面评估。传统绩效评价体系通常侧重于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性。BSC-ESG体系通过引入环境、社会和治理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绩效,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BSC-ESG体系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和财务状况,还考虑到企业外部的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全面。

(二)促进长期价值创造

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通常注重短期财务表现,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BSC-ESG体系通过引入ESG指标,促使企业关注长期价值创造。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吸引长期投资者和客户,提升企业的长期投资回报。通过监控和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企业可以减少因环境污染、社会冲突和治理不善导致的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

BSC-ESG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还能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关注企业的ESG表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客户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绿色技术和社会创新方面进行投入和研发,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表现,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体系,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支持法规遵从和风险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BSC-ESG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一)理论基础

构建BSC-ESG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平衡计分卡(BSC)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作为各自领域内成熟的管理工具,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成果。BSC通过四个维度的全面评价,能够有效支持企业战略管理;ESG指标则为评估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将两者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构建一个全面、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二)数据可得性和技术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在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如ERP、CRM等)能够提供丰富的绩效数据,数据分析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也为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BSC-ESG体系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综合效益

BSC-ESG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还能增强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治理效益。通过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可以实现绿色发展和环保目标;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员工福利和社区关系,企业可以增强其社会认可度和员工满意度;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提升透明度,企业可以增强其治理水平和投资吸引力。综合效益的显现,使得BSC-ESG体系在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数据可得性和技术支持以及综合效益的显现等,在构建和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这一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全面衡量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表现,推动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五、总结与不足

(一)总结

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其构建的优势和可行性,探讨了这一体系在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BSC-ESG体系结合了BSC的四个维度和ESG的三大要素,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表现,避免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单一财务导向的局限性。该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其战略目标相对齐,推动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创造,并有效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通过整合财务和非财务数据,BSC-ESG体系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增强了企业的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在法规和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应用BSC-ESG体系有助于遵从相关法规,满足投资者、消费者、员工和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二)不足

尽管BSC-ESG体系在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1.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复杂性

构建BSC-ESG体系需要企业收集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特别是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数据。然而,部分企业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方面可能存在技术和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某些ESG指标的数据难以量化,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较强。

2. 指标选择的难度

BSC-ESG体系的有效性取决于指标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然而,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运营环境不同,适用的ESG指标也会有所差异。如何选择和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ESG指标,确保其与BSC四个维度的有效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 实施成本和管理难度

构建和实施BSC-ESG体系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一过程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此外,体系的实施和管理需要高层领导的强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协同配合,管理难度较大。

4. 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尽管BSC-ESG体系强调长期价值创造,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面临短期财务压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长期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目标,是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基于BSC-ESG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数据收集与处理、指标选择、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平衡等挑战。企业在构建和实施这一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科学选择和设计适用的指标,合理配置资源,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论与实践的深入,BSC-ESG体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Kaplan. R. S. ,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1):71-79.

[2]Kaplan R.S.,Norton D.P. Having Trouble with Your Strategy? Then Map IT!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 (9-10): 167-176.

[3]温素彬.企业三重绩效的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0,(12):82-87.

[4]姜云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219.

[5]何志远,李春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23,(12):107-110.

[6]刘建秋,徐雨露.ESG表现与企业韧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4,39(01):54-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