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基于内阁责任制管理模式视角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
摘要:随着新教学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工作中更加注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工作也同样面临改革的挑战。不同的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也相对较大,想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老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而内阁责任制管理模式恰好能够满足这种班级管理需求,老师应该积极地引用这种管理模式,让学生认清自身的责任,发展学生的各级意识与管理能力,确保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将讨论在内阁责任管理制度视角下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落实途径。
关键词:班级管理;内阁责任制;班主任工作;
前言:发展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提出的重点内容之一,班集体是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平台,其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班级的风气,进而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用内阁责任制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为学生设定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清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身份和责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实施班委责任制,强化学生责任认识
班委小组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助手,班委组织是以班长为主的班级管理人员小组,班委组织就是由班长领导其他班级管理人员进行班级活动管理工作。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其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学生都想自己做主人。所以老师在设计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为学生打造这样的平台,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渴望被认可、被重视的心理。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老师可以设置周期管理工作。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将管理班级的标准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文本的方式引发给学生,然后根据班级管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职务并给出了明确的职务要求,例如、班长:班委会的召集人和班委会日常工作开展的总协调人,负责主持班委会全面工作。副班长:主要协助班长开展工作。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开展班级学习工作。纪律委员:主要负责开展班级纪律检查工作。劳动委员:主要负责开展班级卫生和劳动工作等等,将班里的职务细节化,明确每一个职务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按能力进行选择,将学生按意愿组建成多个班级管理小组,以月为周期让每个小组轮流带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活动之中,从中强化学生个体责任意识的发展。
二、组建班级监督组,维护学生个体权益
班级管理工作内阁制就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而是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监督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在内阁责任制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班级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监督工作过程当中,维护学生的个体权益,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比如,老师可以组建班级监督小组,对于老师的管理工作以及班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最后定期匿名收集监督小组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能够保障学生发言的权利,而且还能够落实监督工作。帮助老师找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让学生们以及班干部群体能够自觉约束个人的行为,为班级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发挥出内阁责任制管理的优势。
三、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班级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想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最终效果,班主任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在管理制度的监督之下有效开展,让班级管理实践有章程可以遵循。内阁责任制管理思想下,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意识,依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定班级的标注规章制度,确保对学生形成有利的约束。
比如们在制定日常的考勤制度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班会活动和学生共同制定管理计划,这样的环境下能够确保学生接受这一管理标准并自觉的约束自己。此外,对于班级阶段性的各种奖项评定,老师也应该遵循“内阁”的思想,将评定工作透明化,让学生共同推选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保障学生个人的权力,而且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自觉的约束个人的行为,促成良好班风的建设,确保学生个体的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级是学生共有的小家,每一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学生都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任务,进而在班级里能够展现自己,因此,老师应该关注学生个人意识的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设法满足学生的个人思想。而内阁责任制管理模式恰好能够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在内阁责任制管理模式视角下班主任应该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组织不同的班级管理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班级管理的具体内容,了解作为班级主人的基本任务与责任,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班级责任意识,继而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促成新时代人才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君.班级管理中的责任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19.
[2]林丽英.班级责任制度与班级管理效率[J].考试周刊,2014(A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