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与思考

张育楠
  
教育学研究
2021年30期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210049

摘要:随着国家工业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互联网技术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迎来了大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教学也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因此接下来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网联;改革;分析与思考

引言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思考汽车专业的有效转型,使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人才更好的符合汽车市场的需求,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设置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学进行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 重 要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严格落实。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车载网络技术、先进 驾 驶 辅助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等等,所以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中需要涉及到其中的方方面面。那么首先就需要在高职院校的上课教室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环境、实际操作运用环境等等。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讲,每天必然要面对各种繁杂的问题如汽车的各个部件损坏,无人操作技术失效等,只有进行实际训练教学才能够掌握熟练的知识。通过划分教学环境与功能分区,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学习,并且这样能更好的将信息化的资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教学改革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化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组织专门的智能网联汽车团队来共同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可以适当聘请外面的专家来共同参与,同 时 智 能 网 联 汽车专业的老师要将平时的课程融入到信息化中。教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由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专家进行打磨研究,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上,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是以汽车电子为主体,涵盖了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交叉的一门课程。学生要主要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先进传感器技术、车联网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和控制技术以及大数据等相关技术。重点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学习、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其一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介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红外夜视系统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介绍图像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激光雷达和机器视觉的道路识别技术,对行驶环境中行人和车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检测。其二网络通信技术,包含车内网、车际网、车云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车联网的系统框架和应用场景,车联网相关的通信技术,以及车联网在智能网联汽车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其三高精地图及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导航定位技术,进行智能决策与路径规划,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整体和局部路径规划、行为控制和决策技术;其四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主要有智能网联汽车的线控驱动技术、线控制动技术和线控转向技术,最后是融合通信技术及车载传感器的多车队列协同控制等等。其五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本概念,汽车信息安全建模技术和汽车信息安全测试方法以及信息安全漏洞应急处理机制等等

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势及劣势

(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制造大国,拥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因此智联网企业的发展拥有非常牢固的基础,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改革发展,将“ 制 造”变成“ 智 造”。我国目前拥有十四亿的人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市场有着非常大的需求,甚至在世界的汽车市场上中国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后的发展空间只会无限变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引领优势。在拥有众多消费市场、工 业 基 础 强 大 以 及 互 联 网 技术日新月异等优势前提下,政府也公布了一些政策来扶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一定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劣势

尽管,我们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拥有众多优势,但是其劣势也不容忽视。虽然我们的工业基础强大,但是相对于国外的汽车行业在质量及控制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们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国际水平不相匹配。从生产的基础配件来看,我们的一些元件、工艺 等等都来源于美国、德国等汽车行业老牌国家,同 时 我国 缺 乏 创 新 型的人才,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初期发展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因此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和国际上的发展相比处于落后的地位,一直都是使用别人先进的技术而不是自己创新的技术,长久发展下去,我国势必会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的地位。从传统的技术角度看,我国在工业制造、零件组装方面存在优势,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劣势,因此,我国在此后的汽车发展过程中,应该着重于进行技术创新,否则,我们将会永远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因此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大创新发展的问题,多产业共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改革,需要有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适应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跃平.浅析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J].汽车实用技术,2019(22):43-44.

[2]刘晓馨.职业院校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初探[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287-288.

[3]林馨.中国汽车升级转型“新能源+智能网联”成 新 引 擎 [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05):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