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例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韩洪波
  
教育学研究
2023年3期
河北省高邑县第一中学 051330

摘要: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从化学探索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的角度对化学特征的总结,通过化学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学习和整合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枯燥且抽象,并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将化学理论知识转化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探索激情,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给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引言: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情境法,针对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给出适当的教育评估意见,从而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兴趣,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和创造,带有特定的情感色彩、以形象为主导生动其具体的教学情景,并诱发学习者的态度感受,进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使学生的心智与能力得到正常发挥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既能有效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性,让学生参与活动中,还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化学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合理训练学生的化学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以此带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情景教学法的方法优势

1.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为宗旨,其中融入了许多社会科学范畴相关的知识。情景教学法也是利用“情景”的设置,让教学内容可以在场景化的故事中进行完成,情景的设置是让其学会掌握化学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

2.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实践教学给学生布置一种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实际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全面了解化学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有以下几点优势;(1)情景教学法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学的生动、有趣,并且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情景教学法强调“乐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具有感染力和引导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3)情景教学不但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氛围,而且重视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4)情景教学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置于首位,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确保每位同学受益。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生活展现情境:高中化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提高生活技能,还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例如,老师询问学生,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与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有什么关联呢?然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查找资料。指出,生活中除了水果,还有什么可以达到解酒的目的。通过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学生们可以得出,水果可以解酒,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种类,酒里面也含有很多化学物质,因此两者相结合就可以达到解酒的作用了。

2.实验演示情境:高中教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一种是理论。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可包括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两种类型,演示实验简单直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者视频讲述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实验流程。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需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例如,在学习“氧化铜粉末”一课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氧化铜会发生什么变化,石灰水会发生是变化。另一组学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氧化铜会发生什么变化,水又会发生是什么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的一组,氧化铜会从黑色变成很有光泽的金属微粒,石灰水就会变的很浑浊。另一组,黑色氧化铜并没有发生变化,水也无变化。实验现象令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遇到石灰水的氧化铜会有变化呢?而遇到水没有任何变化呢?稍加思考这一定是空气和石灰水之间产生作用的结果。那么石灰水和空气发生了什么反映呢?教师设计疑问,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鼓励了学生们对氧化铜化学性质的探索。

3.创设故事情境:由于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积累程度并不同,因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有较大不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高中生大多对历史政治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来诱导他们掌握化学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研究“碳酸钠”实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对实验加以探讨,老师在讲实验之前可以给学生讲述碳酸钠的技术发展史。在1791年古人就开始使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作为原料生产碳酸钠,当时称为路布兰法,但是,由于材料使用不全面、劳动条件差、质量不佳被淘汰了。后来,1859年比利时人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一定温度下从溶解中提取碳酸氢钠,并将其加热,最够溶解为碳酸钠,后来人们就把此方法叫做索氏制碱法,此法一直沿用到现在。结合故事情节,学生对碳酸钠进行探究,得出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与此同时,得出制取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结

在高中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丰富化学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重视学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婷.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名师在线,2022(27):67-69.

[2]刘伟.试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9(04):79-80.

[3]郝扬扬.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试题与研究,2018(34):140.

[4]陈瑛.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3(11):1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