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开展“课程思政”的启示

彭天志
  
教育学研究
2023年3期
聊城大学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课程思政”现在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侧重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外思想政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从中得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启示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在2014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是我国特有的表述形式。简而言之,“课程思政”就是挖掘除思政课程以外的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通过这些特有的思政元素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此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一种教育理念。当下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应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因此意识形态问题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国家既然能够存在,必然有其思想内核,东方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的重视上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各自的侧重点,且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西方国家受资本主义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强调自由和平等。而中国受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的影响则崇尚集体主义,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有理有节。总的来说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每个国家对意识形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客观地来说不存在谁好谁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做得好的国家和民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本文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侧重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外思想政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从中得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启示。

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侧重点

众所周知,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其各不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1]。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培养人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独立自主精神和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2]。并且许多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例如,美国高度关注由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宗教教育基本内容构成的“公民教育”。尽管这三者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但却对美国公民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化真正使美国公民成为了“美国人”[3]。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的普通学校的8条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2]。法国在统一的教育计划中规定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目标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 在于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

2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历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教育家的重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不局限于理论的灌输,还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感染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主张传授和灌输认为思想、道德及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包括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誓约。例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了全面渗透的课堂教学、成效显著的学生工作、“春风化雨”的校园文化和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等途径。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把《美国民主》《独立宣言》作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程,并要求学生对所学历史人物的背景、事件、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学习与研究,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与爱国情感。同时,美国将德育融入专业教育地全过程,美国高校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从历史、社会、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然加深了对专业课的了解,同时又受到了德育的熏陶。新加坡在遭受“英才教育”的弊端后,政府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使其在公民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有部分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3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通过梳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侧重点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发现与我们国家不同的一些特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与连续性、实践性与社会性、隐蔽性与渗透性、宗教性等特点。层次性与连续性是指在同一个教育主题上,在人的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既相衔接,又相区别,呈现出分层与连续的特点。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等;在中学阶段主要是讲历史、进行参观、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阶段主要是讲理论。美国在小学阶段,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大多是培养对国家标志物,如国旗、国歌等的认识。日本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特点特别设置了包括公民科、社会科、生活科、家政科等道德教育课程,并且不同的阶段学生的道德教育重点也不同。实践性是指教学内容选取灵活生动,例如美国高校鼓励学生到法庭旁听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活动,模拟法庭,让学生以法官身份判决。西方国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多都是隐性教育,一般不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当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并重。

4 小结

梳理了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侧重点、途径与方法、特点,发现这些内容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其次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是坚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重,推进全员、全过程育人,高校课程思政应该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重视实践活动、拓展隐性教育中努力推进课程思政。对于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他们对于一个人的培养从出生到成年,国家所营造的民众能够被无时无刻熏陶的环境和氛围,即使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字眼,但是整个社会都透漏着思政教育的元素,让民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王立,魏丹.美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特色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2):88-90.

[2]梁健惠.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分析及其借鉴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77-78.

[3]苑腾,刘瑞萌.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J].新西部,2020(12):163-164.

作者简介:聊城大学研究生,姓名:彭天志(1998年,7月29),性别:女,汉族,籍贯湖南 硕学历:硕士,职称:无,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