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赵文兰
  
教育学研究
2022年69期
齐鲁理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立足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现存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应随之提高。经调查研究发现工程造价学生毕业后70%就职于造价咨询公司和建筑施工企业,而企业反映大多数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建筑结构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不匹配

工程造价专业设置的课程较多,且多是计量上的知识,而建筑结构课程概念多,公式繁,涉及规范杂,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和钢结构设计等内容[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讲授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对理论知识在专业岗位中的应用缺乏介绍,为了解决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不匹配的问题,就势必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基于课程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1.2教学方法手段不够丰富

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建筑结构课程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仅采用讲授法教学难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已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时大多数囫囵吞枣,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不理想。

1.3考核方式单一

经分析部分高校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发现,建筑结构课程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关注学生到课情况、学习态度但未考虑到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期末考查以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形式组卷,以标准答案进行分数测评,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且大多数院校期末成绩占比高达60%,削弱了考核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2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2.1基于课程目标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岗位需要了解“工程”,精通管理与造价知识的人才,但该专业学生普遍力学知识比较薄弱,缺乏工程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定位企业需求,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学习目标—学习项目—知识点”进行课程教学的反向设计,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产生获得感,才能提高学生对“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章节梁的配筋计算中,按照结构设计原理在满足了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之后确定受力筋直径、数量时考虑工程造价、施工的最优配筋方案。在讲授过程中弱化基本公式的推导,根据设计方案,依据给定的预算定额,计算某根钢筋混凝土梁的工程造价,强化建筑结构课程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服务性。

2.2 改革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为实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建筑结构教学中变换课堂组织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引入“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方法(图1),该教学法的实施以工程案例为任务,由问题带动学习,课前学习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程案例方案设计,小组间以交流会形式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这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授课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助力全过程多元化考核机制

疫情为课堂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疫情期间“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全面实施,每位学生会在学习平台留下学习痕迹,各种考核指标更容易量化,通过分组任务,可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做出客观评价,结合自测,单元测验,阶段性测验和期末测验实现多学生的全过程多元化考核。

3结束语

建筑结构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为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震.基于目标倒推法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华夏教师,2019(13):94-95.

[2]刘维.面向建筑类学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41):1-4.

[3]许继祥,韩建平,郑国足.“建筑结构”课程改革建设的探索——基于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5):97-100.

资助项目:齐鲁理工学院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编号:QL21Y007)

作者简介:赵文兰(1992-),女,河北张家口人,助教,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