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讨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强有力抓手,所以一直都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在“三全育人”要求下,有效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成为重中之重,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积极革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本文立足于“三全育人”要求,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小学德育教育路径,一是强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互补性,二是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三是重视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三全育人;小学;德育教育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以此培养优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1]。从当前小学德育教育来看,围绕“三全育人”的要求,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较多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德育教育的成效还有待提高,比如德育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还有待加强,再比如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活动还不够丰富,未能达成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目标。针对于此,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可行策略作较系统的分析论述,总结和论述如下。
一、强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互补性
德育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共同助推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从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缺失的问题,未能有力推动德育教育。为此,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要不断强化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互补性,同时发挥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为强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互补性,学校要进一步革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鼓励家庭教育参与至德育教育中,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学校应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并定期邀请家长入校共同研讨德育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箱、家访活动强化家校共育情况[2]。
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时,要注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比如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确保德育教育的信息可以动态共享,提高家校共育的成效。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可以打造“我的家校”模块,细化一些小模块,比如亲子活动、班级动态,由教师每周分享学生在校的情况,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确定和优化家庭教育方案。比如在疫情期间,校内培养学生检测核酸时的排队习惯时,教师可以定期发布学生的排队视频或图片,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内排队时的问题,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孩子进一步改善不良排队习惯,以求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三全育人”要求下,要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尤其是要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具体来说,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时,学校要主抓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工作,紧紧围绕着赏识、情感、尊重、有爱的主题打造校园文化,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和教育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从而心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信心,可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学校应重视校园每一处空间的利用,一方面可以打造诗词文化墙和名言警句墙,让学生可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感知深厚的文化底蕴,达成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成效。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清洁,做到无杂物、墙壁无乱涂乱画、楼道无杂物堆积的现象,营造一种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以求熏陶师生的心灵。
在班级生活和管理中,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和多互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德育教育,确保班级学生都可以接受德育知识的启迪和洗礼。比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均应该尊重、关爱、爱护学生,并始终坚持赏识教育,懂得赏识学生和鼓励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肯定,以此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除此之外,身处于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多组织有趣的德育活动,如特色主题的队活动课,“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等,在真实的德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达成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成效。
三、发挥好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以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具体来说,发挥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时,可以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和内容,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向学生呈现德育知识,以此确保学生同时接受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二是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非常重视德育教育方法的应用,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德育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应该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践行德育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德育知识,以求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品质[3]。三是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时,为帮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重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德育教育情境。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孝顺父母”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呈现“孝顺父母”的相关历史故事和优秀文化,尤其是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相信这对于增强德育教育成效可以有十分大的裨益。四是要丰富德育教育活动,要在课堂上设计多种有趣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让课堂可以变得“活起来”和“动起来”,增强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助推“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途径。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遵照“三全育人”的要求,着重从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发挥课堂的载体作用、营造德育教育环境这些方面入手,确保德育教育可以进行的科学有效。后续要进一步优化德育教育的路径,尤其是与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德育教育的智慧课堂、高效课堂,让德育教育可以更为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1]权红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清风,2022 (04):4.
[2]李卓娇.浅析“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下德育人才的培养方式[J].山西青年,2019(22):155-156.
[3]张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艺术,2022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