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反思与改进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对于阅读权重的增加,大家对于阅读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传统上,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目标重点还是着眼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性的成果上。近年来,得益于新的教学法和新的教育理念,有学者提出阅读素养这一概念。本文则将在阅读素养培养这一背景下,对绘本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 对应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反思
一、培养阅读素养的背景意义
根据学界普遍认可的阅读素养定义,它大致包括运用词汇、推论预测、综合判断、等能力素养的综合。尤其是信息化社会,对于我们适当且高效地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识字认字,更多地指向篇章理解的综合能力。只有在具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并满足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
根据有关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论述,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构成。[1][2]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 [3] 阅读品格指阅读习惯和体验。[3]阅读能力提升会促进阅读品格升华,阅读品格的形成使得阅读能力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有着较好的发展。但在内陆非省会的三、四线城市,小学阶段英语课时量的缺乏,导致阅读课主要以知识性教学模式为主,故学生阅读素养无法得到充分浇灌。
1.从阅读教学方面分析
在非沿海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多侧重于教材文字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时间有限。另外,大部分小学英语教材,尤其是三、四年级的教材多以短对话为主,侧重操练单词和句型,应试目的明显,且教材的阅读短文多以习题出现,阅读活动基本以习题讲练、知识性教学为主,少有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沉浸体验,以获得阅读能力、阅读品格的发展。
2.从学生阅读习惯分析
如上述所说,鉴于在日常教学的课堂内,绘本阅读并没有足够得到重视,学生未得到充分的引导,这使得他们缺乏对于英文绘本的体验感和探索欲,故在课外选择阅读材料时,基本还是以中文书籍为主,英文绘本阅读还是十分缺乏的。
鉴于上述情况,本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绘本阅读的课程,在此文中就如何高效利用课堂的时间开展绘本教学,提出一些反思与改进。
三、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反思
1.重语言轻图画
作为四年级的课后服务教师,本人习惯于将英语绘本的文本作为语音知识讲授的工具,绘本图画的价值被低估,仅仅发挥了其知识性的意义。英语语言意义以及故事脉络都被一个个剥离开来,变成了字母和音素组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向性,导致了英语图画只作为课堂内“有趣的”辅助,割裂了绘本图与文的整体性,未成为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发展阅读思维的素材。然而图画与文字应该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图片的辅助下,生动而切实地调动文化意识,即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比较和文化鉴别[3],发挥它对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最大优势。
2.重教师轻学生
在绘本教学中, 教师过于关注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通常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与有课本类似内容的绘本来上课,选择的绘本在本质上是为了“服务”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知识性解答占比高,这与要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提取、策略运用和多元思维[3]等背道而驰,直接导致学生的认知需求被忽视,从而逐渐失去对绘本的兴趣。
四、对应策略及改进方法
1.正确选择英语绘本阅读书籍
一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选择英文绘本。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他们更偏好有趣的情节、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以及贴近生活的故事人物。所以需要挑选的绘本应该画面指义明确,色彩丰富,具有朗朗上口的简单重复的句型,或是简短押韵的语言。
二是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选择相应的绘本。绘本的难度应符合“可理解性输入”原则,选择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猜测到大致词义的语言材料,生词量在20%至30%左右为宜。另外,绘本选择可以与教材话题呼应,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拓展。
三是选择绘本应该遵循多样性原则。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让绘本真正“服务”学生,而非教师。在小学阶段的阅读应以广泛、多样为主,以尽量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和思维方式,可以成立英语绘本角之类的自选阅读活动。
2.推进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体验
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的总教学目标之一: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4] 在小学保持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仅使用多样化的活动来解读文本,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学习热情。在处理图文的时候,要注重故事的整体性,深度解读文本并充分利用图画,可以使用图片环游(Picture Tour)、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故事地图(Story Maps)、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阅读圈(Reading Circles)[3]等等策略,它们通过搭建支架或是小组合作式的阅读,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完整的阅读体验,在阅读后设置了讨论环节,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教学途径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3.绘本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在Post-Reading环节的讨论时间,可以做到与其他学科融合。(1)与美术融合。如: Pete the Cat系列的一个故事中,Pete 穿着新鞋踩到了许多不同的脏东西,鞋子被染成了各种不同的颜色,在最后的续写环节可以让学生画一画Pete the Cat的新鞋还可能变成什么样子,这将极大激励喜欢绘画的同学的兴趣。或(2)与科学融合。如:在A String Telephone的绘本课中,可以要求学生事先带好线、纸杯等材料,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体验自制的“土电话”,这对于学生的观察与逻辑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
4.多使用开放式的提问
在大多数的英语阅读课堂里,关于文本的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但是此类型的提问不适用于作为课外补充的绘本教学。低认知水平——即识记理解类的问题,缺乏对智慧的锻炼效果,而开放式的问题在于能够挖掘文化内涵和高认知水平,它带给学生更多阅读体验,提升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渗透了情感的体验,引发学生对于文本和图片的专注和与思考。
五、结束语
绘本教学对于小学阶段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发挥出绘本教学应有的效果与价值是当前领域需要不断挖掘的主要任务。本文在为期一学期的课后服务绘本教学基础上,立足当下,提出了一些反思及对应策略,希望能有助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J].中国外语教育,2015(1):16-24.
[2]王蔷,陈则航. 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研制与内容 概 览 [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9):1-8.
[3]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 课程. 教材. 教法,2017,37(04) :68-73.
[4] 梅德明,王蔷.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2(10):19-25.